《不用嗓子的歌手》教学设计教材解读《不用嗓子的歌手》是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一篇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黄莺组织森林合唱队,详细说明了蜜蜂、青蛙、蝉的发音方式。告诉我们,它们都是不用嗓子的歌手,文章以对话为主要形式,内容富有童趣,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小动物奇妙的发音方式。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求知的兴趣。3、会读、写本课的生字,积累词句,括展知识。教学重、难点学习生字词,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小动物有趣的发音方式。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一、歌声激趣,谈话导入:1.师引入:(课前一支歌)同学们刚才的歌声真洪亮,大家唱歌用什么来唱的?动物王国里也有一群歌手,但他们是一群……板书课题不用嗓子的歌手2.生质疑:多奇怪哦,看着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生思考并交流。3.师归纳:同学们真会动脑筋,老师把你们的问题归纳成以下两个问题:(出示课件,指名读问题)(1)课文中提到哪几个不用嗓子的歌手?(2)这些歌手都是怎样唱歌的?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来学习课文。(设计意图:学生课前一支歌自然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归纳问题为理解课文做铺垫。)二、检查预习,引导质疑:1.生小声读课文,用笔标出自然段。谁来说说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指名回答)2.师出示字词卡片:检查要求会认的生字、词!(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熟练程度,并引导学生讨论学习课文设计到的问题,逐步锻炼学生初步的自学能力)三、品读重点,读中生情: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用“————”划出文中不用嗓子的歌手都有谁?4.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蜜蜂、小青蛙、蝉(知了)5.师提出要求:回到四人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完后讨论学习,用“~~~~”划出课文中这些不用嗓子唱歌的歌手都靠什么唱歌的句子!我们看看哪组同学读得认真,找问题找的准,读完划出的请坐起来。生在四人小组:先读课文,再讨论师提出的问题,用“~~~~”标出。6.生汇报讨论结果,师随机板书。(1)小蜜蜂嗡嗡嗡靠翅膀振动发声的。(从哪段知道的?)指名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师:小黄莺听到小蜜蜂的歌声,感觉真好听,就夸奖小蜜蜂,而小蜜蜂却笑着说了。这里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生回答:热情、友好的语气。生试着读,师范读、齐读。师总结并提出要求:通过小蜜蜂的介绍,小黄莺知道了小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嗡、嗡、嗡”的声音。哪位同学来模仿小蜜蜂边做动作边发出声音读这一段?指名带动作模仿读第二自然段。(2)小青蛙呱呱呱靠声囊发声的。(指名回答,师相机板书)师问:A、小青蛙发出什么声音?文中怎样形容青蛙的歌声的?B、所以小黄莺称赞说什么?这时小青蛙也笑了,说的话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指名读出语气)(3)蝉吱吱吱靠肚子上的弹性的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7.大家都见过蝉了没有?我们这很少见。南方白天一般很多见,出示课件。(相机介绍关于蝉的知识)(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感悟课文内容,并从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奇妙,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四、拓展延伸,仿说训练:8.师引导提出要求:课文二、三自然段,写小蜜蜂、小青蛙时都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从中得出他们各自怎样唱歌。而写到蝉的第四自然段却用叙述的方式,说出蝉是靠肚子上透明薄膜振动发声的。谁能仿照前两段也把第四自然段改成对话形式的内容?(指名按自然段叙述方式进行仿说)9.小黄莺去找金嗓子歌手,而现在听了不用嗓子也能发声的青蛙、蜜蜂、蝉各自的介绍。这时他可能会说些什么呢?(指名回答)过渡:这些歌手唱歌的方式多奇妙呀!大家想听到他们的歌声吗?10.下面我们请几位朗读小能手读下面几个句子!(出示课件)指名读出语气!11.这三个句子中出现了三个表示声音的词,让我们感受到歌声就在耳边,你还能说出一些表示声音的象声词语吗?(指名说词语)12.读了这篇课文,听了歌手的歌声和各自的介绍,你觉得小黄莺刚开始对蜜蜂、青蛙、蝉的称赞准确吗?你能帮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