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导学目标知识点: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重点)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3、理解实像和虚像。(难点)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画出凸透镜、凹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路径。课堂导学:1、照相机(1)基本构造(观察照相机)①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___,它的作用(记录)。③光圈环(控制)④调焦环(调节);⑤还有快门(控制);。(2)成像特点物体离照相机镜头________,记录像的胶卷离镜头________,看到的像是________(正立或倒立),________(放大或缩小)的像。2、投影仪(幻灯机)(1)基本构造(观察投影仪)①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的镜头;②成像________;③镜头下有一个放投影片的台面;④平面镜的作用是:(使像投影在屏幕上)★发散思维:取下平面镜,像会投影在哪里,倒立还是正立,放大还是缩小?(2)成像特点:成像特点是:(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的像。3、放大镜(1)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__。(2)使用体验其成像特点:透过放大镜看到物体的那边有一个、的像。4、实像和虚像(1)实像:由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能使胶片感光记录下来的像。例: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特点:实像与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都是倒立的体验凸透镜成实像:学生画成实像光路。(2)虚像: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不能在光屏上呈现,也不能使胶片感光。人眼逆着出射光线能看到虚像。例: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特点: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同侧,正立的。体验:凸透镜成虚像,学生画成虚像光路。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照相机在底片上所成的像是()。A、放大的实像B、缩小的实像C、正立的虚像D、倒立的虚像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过程中,小时同学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3、关于投影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B、投影仪上的平面镜起到会聚光线的作用C、投影仪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D、投影仪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4、从圆鱼缸侧面观察在鱼缸中的鱼,则看到的金鱼()。A、比实际的金鱼大B、比实际的金鱼小C、和实际的金鱼一样大D、比金鱼的实际位置深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