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和2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体会作者对北京、对生活的热爱。3.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并体会文章详略得当的特点。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教学准备:关于童谣的课件;各地区各民族春节习俗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能说说家乡过春节的风俗习惯吗?2.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去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3.作者介绍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标出自然段序号。2.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3.用“——”标出表示时间的词。(板书)4.检查自读情况三、细读课文,了解习俗1.小组内轮读课文,合作填写表格。时间主要事例腊八腊八粥,腊八蒜腊月十九买杂拌儿,买爆竹,买玩意儿二十三祭灶除夕穿新衣,贴对联和年画,炮声日夜不绝,吃团圆饭,祭祖,守岁正月初一男人出门拜年,女人在家待客,逛庙会元宵悬灯结彩,放花炮3.交流填表情况,老师相机在表格中板书关键词4.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5.作者的详略安排四、朗读体会,感受民俗1.通过阅读填表,找出春节中最热闹、喜庆的日子。(除夕和元宵节)2.除夕和元宵节这两天中你更喜欢哪一天,请找出相应的段落,试着把热闹喜庆的气氛读出来。五、小结,布置作业这节课我们了解了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朗读了自己喜爱的段落。板书设计6.北京的春节时间顺序热闹喜庆团圆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