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修辞手法是语文试题中考查的重要知识点,首先我们要对其概念以及类型加以区分,这样才能在做题中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掌握以下内容,相信你会找到一把解答此类试题的金钥匙,祝你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8种分别是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反问、设问、反复1比喻⑴概念:就是打比方,用具体的、浅显的事物去表现抽象的、难懂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⑵组成:本体+比喻词+喻体比喻词:好像、像……一样、仿佛、是、成了等⑶类型:明喻、暗喻、借喻类型形式本体(甲)喻词喻体(乙)明喻甲像乙出现像、好像、似、好比、有如、如、仿佛、像……一样(一般、似的)出现暗喻甲是乙出现是、变为、变成、成为出现借喻乙代甲不出现无出现⑷作用:比喻贴切,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⑸注意:喻体必须是常见的,易懂的。判断一句话是否是比喻句,可以把这句话转换成“甲像乙”的句式,另外喻体在句子中必须出现。2.拟人把物当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思想感情。如:淘气的小闹钟每天准时把我叫醒。3对偶由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思相关或相反的两组句子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对联一般都采用对偶的修辞)例: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4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字数大致相等、语气一致的句子组成的一种修辞手法。(一般有相同的字眼为标志)例:学好了语文,我们才会读看,才会写信写日记,才会写作文。对偶和排比的区别:①对偶由两句组成,排比由三句或三句以上组成。②对偶字数必须相同,排比每句字数大致相同。③对偶上下句避免字面的重复,排比常反复使用相同的词语。5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把事物的形态、特征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⑴扩大夸张: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⑵缩小夸张:在巴掌大的监狱,同志们照常锻炼身体。6反问无疑而问,不需回答,多用“难道、怎能、怎么”等作反问词。作用:表示强调,加强语气。例:作为一名中学生,怎能不努力学习呢?7设问无疑而问,自问自答,也叫明知故问。作用:启发读者思考。例:我能被这里的峰下倒吗?不能,绝对不能。8反复⑴概念:为了突出某个意思,特别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叫反复。⑵类型: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⑶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出现。例:唉,七毛钱竟买了你的命,生命真太贱了!生命真太贱了!⑷间隔反复:相同词语或句子间隔出来,中间有别的词语或句子隔开。不再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二不常见但必须了解的修辞手法有7种分别是对比、双关、反语、顶真、回环、借代、通感1对比⑴特点: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⑵两种不同的事物: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⑶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时间是勤奋者的财富,是懒惰者的包袱。⑷作用:更加突出了……使表达更鲜明,突出对比和对偶的区别:对比的特点是内容上的“对立”,意义先对或相反;对偶的特点是向时尚的“对称”,结构对称,字数相同。2双关⑴概念:语句同时兼有表面和内里两层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叫双关。⑵作用:语言幽默、表达含蓄⑶类型:谐音双关和语义双关⑷谐音双关: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构成双关。例:痰克宁(咳)不容缓金星酒家(食)全(食)美美的空调美(的)空调⑸语义双关:利用词语多义性构成双关。例: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3反语“说反话”⑴正话反说:几个女人有点失望,各自在心里骂着自己的“狠心贼”。⑵反话正说:清国留学生把头发盘成富士山,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4顶真用上一句结尾的词做下一句的起头,上递下接,叫顶真。例: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5回环把前后语句组织成循环往复的形式,反映从甲事物到乙事物,又从乙事物到甲事物,其轨迹是圆周迹。例:啊呀呀,真是愈有钱,愈是一毛不拔,愈是一毛不拔,愈有钱。6借代不知说某人某物的名称,借用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也叫“换名”。例:一群红领巾放学了。圆规顺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装进裤兜里。7通感感官可以分为视觉、听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