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学年兆龙小学教师普通话培训及测试情况总结秉着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理念,李彩萍校长提出了创建省语言文字示范校的设想,旨在促进师生素质的提高,提升校园文化品位。为此,我校普通话工作组进行了一些扎实有效的工作。现总结如下:一、拟订创建方案,有的放矢从上期普通话总结会上提出了创建“语言文字工作示范校”的设想后,温小玲主任就拟订了实施方案的初稿,由普通话工作组的组员利用假期进行完善,让创建工作得以顺利展开。二、立足校本培训,分层指导坚持“重在建设,重在过程,重在实效”的工作原则,努力营造推普氛围,立足校本培训,认真搞好培训指导工作,不断提高教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本学期凸显出一大亮点:分层指导,整体提升。(一)培训内容分层利用周三的校本培训时间,我们安排了普通话集体培训。从声调到字到词再到句、篇等,进行系统讲授训练。由易到难,层层深入。重点落实在那些异读字、地方语与普通话差异大的发音。每次培训做到有计划,有培训教案,有检测成绩,有实效。本学期精心选定了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上期迎检中教师笔试存在的问题及参加普通话测试的难点进行培训。(二)培训对象分层由于教师的普通话基础各异,用语规范性也有不同。因此,根据创建工作的需要,我们对全校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进行了逐一统计、分析,拟订了首批一级乙等重点培养对象。成立了以培训组的四位老师为组长的普通话一乙培训小组,采取一对一的指导。平时组员自主练习,小组长定期进行测查,提出切实的建议。四个培训组长定期将老师们的情况汇总,制定下一步培训措施。三、纳入常规工作,深入人心学校领导小组从严管理,狠抓课堂常规管理,将教师上课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定为评价教师课堂的硬性指标,师生课后见面用语、讨论问题、情境对话必须使用普通话。把语言文字规范达标,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内容,作为教师评优、晋级的条件,作为教师上岗的资格。学校值周师生,随时巡视校园,对校内不使用普通话的行为予以及时纠正。每周的值周工作布置中强调:坚持使用好校园普通话。本期学校开展了教师的风采展示、组内及校级赛课、新教师上展示课等活动把普通话实践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当然,本期的培训工作也有一些不足:由于迎接教育督导的检查,原订的请专家讲座计划未能实现;在校园内,课下使用普通话的氛围尚不浓厚;冲刺二级甲等教师的培训力度稍显薄弱等。我们将在以后的创建工作中,扬长补短,突出特色,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培训质量,为创建工作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