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4.2.1平方差公式》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会推导平方差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过程与方法在探索平方差公式的过程中,培养符号感和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计算过程中发现规律,并能用符号表示,从而体会数学的简捷美教学重点:平方差公式的推导和应用教学难点:理解平方差公式的结构特征,灵活应用平方差公式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有一位狡猾的地主,把一块边长为a米正方形的土地.租给李老汉种植.今年,他对李老汉说:“我先把你这块地一边减少4米,再把另一边增加4米,继续租给你,你也没有吃亏,你看如何?”李老汉一听,觉得好象没有吃亏,就答应.同学们了,你们觉得李老汉有没有吃亏?二.导入新课计算下列多项式的积.(1)(x+1)(x-1)(2)(m+2)(m-2)(3)(2x+1)(2x-1)(4)(x+5y)(x-5y)观察上述算式,你发现什么规律?运算出结果后,你又发现什么规律?再举两例验证你的发现.探究得到的“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a+b)(a-b)=a2-b2请用剪刀从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板上,剪下一个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如图1),然后拼成如图2的长方形,你能根据图中的面积说明平方差公式吗?阴影部分的面积为(a2-b2)长方形的面积为(a+b)(a-b).两部分面积应该是相等的,即(a+b)(a-b)=a2-b2例1: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1)(3x+2)(3x-2)(2)(b+2a)(2a-b)(3)(-x+2y)(-x-2y)例2:计算:(1)102×98(2)(y+2)(y-2)-(y-1)(y+5)[例1]解:(1)(3x+2)(3x-2)=(3x)2-22=9x2-4.(2)(b+2a)(2a-b)=(2a+b)(2a-b)=(2a)2-b2=4a2-b2.(3)(-x+2y)(-x-2y)=(-x)2-(2y)2=x2-4y2.[例2]解:(1)102×98=(100+2)(100-2)=1002-22=10000-4=9996.(2)(y+2)(y-2)-(y-1)(y+5)=y2-22-(y2+5y-y-5)=y2-4-y2-4y+5=-4y+1.三.随堂练习P108练习1,2教师小结:通过本节学习我们掌握了如下知识.(1)平方差公式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这个公式叫做乘法的平方差公式.即(a+b)(a-b)=a2-b2.(2)公式的结构特征①公式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多项式;②要符合公式的结构特征才能运用平方差公式;③有些式子表面上不能应用公式,但通过适当变形实质上能应用公式.如:(x+y-z)(x-y-z)=[(x-z)+y][(x-z)-y]=(x-z)2-y2.布置作业:课本P习题14.2第1题板书设计:14.2.1平方差公式归纳规律──平方差公式;文字语言: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符号语言:(a+b)(a-b)=a2-b2应用、升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