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的认识》教学设计执教者: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第三小学袁海冬教材内容:教材第30页。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了解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初步掌握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2、通过观察、思考、讨论、探索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3、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感悟0是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使学生对身边及数学有关的事物产生兴趣。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体会“0”的含义,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难点:理解“0”的两个含义与“0”的书写方法。教学准备:课件、圆片、学生每人一把直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来看一个小故事。有一天,兔妈妈领着小兔子们到森林里去捡蘑菇,大家看一下发生了什么事情?师:一个也没捡到应该用什么来表示呢?谁来猜一猜?他们猜的对不对呢?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出示主题图。师:观察图片,你看到了什么?师:小猴子饿了,猴妈妈给小猴准备了2个桃子。小猴子说:哇,真香啊。于是小猴子大口地吃了起来,不一会两个大桃子就吃光了。二、探究新知(一)“0”表示数的教学。(1)电脑课件逐幅演示小猴子吃桃,展示桃的个数由2→1→0的变化过程。(2)让学生说一说这一动态过程:盘里有两个桃子,记作2;小猴吃了一个,还剩下一个,记作1;又吃了一个,盘里桃子有几个?用什么数字表示?(3)教师抓住时机说明:像这样一个桃子都没有,我们就用“零”来表示,教师板书:“0”(这时要引起学生注意,特意慢慢地写,从而引出新课)。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0的认识(板书课题)0和1、2、3……一样,也是一个数,当什么东西都没有时就用零来表示。师:那现在谁能说一说小兔子一个蘑菇都没捡到,应该用几来表示呢?(二)“0”表示起点的教学。(1)通过刚才的例子,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但“0”还能表示其他意义。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这是什么呀?(直尺)仔细观察直尺上的数字:你发现了什么?(直尺上有0、1、2、3、4、5、6、7、……)师:直尺上也有0,看看0在哪儿?在几的前面?(2)你发现直尺上的数有什么特点?(直尺上从0开始越往后数就越大;反过来,离0就越近,数就越小,)利用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用直尺来量物体的长度,这时0就表示起点。(3)生活中的0。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0”可以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那么在生活中,你还在那里见过0呢?(三)学习“0”的书写。(1)同学们,你们觉得“0”像什么?(2)怎样才能写好“0”呢?一起来看看老师是怎样写的,请你伸出手指跟老师写一写,学生与教师一起书空。a、教师阐述:“0”的书写要从上往下、从左往右,起笔收笔要相连,写成椭圆形。b、在自己书本上练习描写“0”,注意笔顺,教师巡视指导。(四)教学有关“0”的计算1、同数相减等于0。师:0的作用可真不少。下面我们将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会更有趣。(1)播放小鸟飞走的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图意。师:你们看到什么?(2)提问:鸟窝里还有几只小鸟?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3)学生编题。你还能说出这样的算式吗?请同学们观察这几道式子,说说有什么发现?学生汇报。小结:两个同样多的数相减,都得0。2.有关0的加法。(1)、课件出示(有4只青蛙蹲在荷叶上,又漂来一片荷叶。)两片荷叶上一共有几只小青蛙?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板书:4+0=40+4=4师:还能写出这样的数学算式吗?师:观察这些算式,你又有发现了什么小秘密呢?(同学们越来越厉害了。小秘密藏都藏不住。把大家说的综合起来就是,我们学习的是关于0的加法,一个数加上0,都等于这个数本身。)3.想一想:5-0=?师:还敢接受我的挑战吗?5-0=?为什么??(从5个里去掉0个,也是一个也没有去掉。)师:同学们说得实在太好了。我也同意5-0=5。板书:5-0=5。师:还能再说几个像这样,用一个数减去0的算式吗?师:这些算式看起来也很有意思。它们又藏着什么小秘密呢?(一个数减去0还等于这个数)三、练习巩固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