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与史学一《史记》的著作特点1百科全书式的通史巨著2五体合一综合性的纪传体史书4充满信史的求实精神5详近略远反映时代6文史并重3内容广泛时空宽广二司马迁的史学思想1宗旨;“网罗天下防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败兴坏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汉书·司马迁传》)2关注人谋,以人为中心3重视经济对社会的影响4关注下层人民群众三《史记》在史学史的地位1开创了我国封建时代史学的新时代2保留了先秦时期诸子独立思考的作风3纪传体体例成为封建正史的范例4弘扬了正视现实、据事直书的治史精神“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制之实录”-班固“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刘知几第二节二十六史的成就一二十六史的形成唐以前三史:《史记》《汉书》《东汉观纪》唐初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唐代:十五史:《晋书》《梁书》《陈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宋代:十七史:《新唐书》《新五代史》明朝:二十一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清代:二十四史;《明史》《旧唐书》《旧五代史》民国:二十六史《新元史》《清史稿》二、二十六史的成就1史料价值2认识价值3思想价值4文化传承价值鸿门宴图第三节中国古代史学综述一史官制度和修史制度5方志体学案体史考类史评类图表类笔记类二体裁多样内容宏富的古代史籍1编年体2纪传体3纪事本末体4典志体司马光5史文并重三优良的史学传统1以史为鉴2秉笔直书3爱国忧民4博观约取走马楼孙吴简牍(图)“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史德:仗气直书,不避强御忠贞报国,忧国忧民搜集史料:宁失于繁,勿失于略编撰成书:删削冗长,举撮机要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沉重的历史背后,是我们民族五千年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