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游戏:娃娃家第一阶段游戏:目标1.围绕娃娃家主题开展游戏,了解娃娃家的物品,并掌握使用方法。2.萌发幼儿对角色游戏的兴趣,愿意和同伴一起进行游戏3.围绕娃娃家开展游戏,体验和同伴一起游戏的乐趣。4.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的方法,懂得如何给娃娃喂饭。5.巩固游戏常规,能正确使用各种游戏材料。第一次活动的准备: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指导要点:一.教师出示娃娃家物品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二.幼儿了解娃娃家的物品的名称并讨论其使用方法。1.让幼儿说出桌子上有啥物品?你在啥地方见过这些物品?2.让幼儿说出自己认识物品的使用方法并示范。三.幼儿分组活动,教师巡回知道。1.幼儿练习使用各种炊具,餐具等。2.在游戏中,教师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完玩具后要及时归位。3.游戏中充当某角色和幼儿一起玩。第二次活动准备: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第二次活动要点:一.以娃娃家环境导入活动,引起幼儿的兴趣。二.引导幼儿学习抱娃娃。1.幼儿边抱娃娃并互相自由交流:“怎么抱娃娃才舒服?”2.教师小结抱娃娃的要点:(1)娃娃的头应靠在爸爸或者妈妈的手臂上。(2)爸爸或者妈妈一只手拖着娃娃的头,另一只手拖着娃娃的部。三.学习给娃娃喂饭。1.让幼儿平时会忆爸爸妈妈给自己喂饭的情景,请个别幼儿示范给娃娃喂饭。2教师启发提问幼儿:“饭很烫时怎么办?怎么喂宝宝,宝宝饭滴在身上了要怎么做?”四.教师小结抱娃娃喂饭的要点。五.幼儿分组活动,教师指导。第三次活动准备: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桌子,椅子,电话,床等)。活动指导要点:一.启发幼儿结合自身经验,说说平时爸爸妈妈如何照顾自己的?讨论:如何当爸爸妈妈?自己当爸爸应该怎么当?怎么当妈妈?爸做啥?妈做啥?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1.教师根据幼儿的扮演角色的意愿,将幼儿分为俩人一组,带幼儿到娃娃家场景中开展游戏。2.教师巡回指导。(1)让幼儿明确自己的简单职责,并能说出对方的角色。如,他是爸爸,我是妈妈。(2)提醒幼儿抱娃娃的姿势和喂娃娃饭的方法。(3)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地参与游戏,体验和同伴游戏的快乐。(4)游戏中及时纠正指导幼儿正确使用游戏材料,继续提醒幼儿要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会轮流使用玩具。第四次活动准备:1.娃娃若干、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桌子,椅子,电话,床等)。指导要点:一、教师出示若干游戏材料,让幼儿说说材料的名称及用法,启发引导幼儿讨论:“这些游戏材料还能怎么用?”初步激发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兴趣。二、幼儿游戏,教师指导:1、幼儿自由结伴,两人一组,到游戏区活动。2、教师巡视,介入指导:〈1〉继续提醒幼儿明确自己所扮角色的简单职责,能愉快地与同伴一起游戏。〈2〉重点用语言提示,鼓励幼儿尝试游戏材料的不同使用方法,引导幼儿体验不同的〈3〉带领能力差的幼儿参与游戏,及时肯定他们表现。〈4〉督促个别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如轻拿轻放玩具,不争抢玩具,不乱跑等。第二阶段游戏阶段目标二:1、继续引导幼儿学习如何互相商量着玩游戏,有初步的角色分工合作的意识。2、愿意与人交往,发展友好交往能力。3、知道与人分享玩具,体验和同伴共同游戏的乐趣。第五次游戏第五次活动准备:物质准备:1.娃娃家所需各种材料:娃娃、炊具(煤气灶、锅、铲、勺等)、餐具(碗、盘子、茶壶、杯子、小勺等)、食品(面条、鱼丸、饺子、各种饼干等)。2.布置若干娃娃家的环境,内有桌、椅、电视、电话、床等。指导要点:1、引导幼儿回忆上次游戏情况导入活动。2、引导幼儿讨论:怎么样才能做好娃娃的爸爸和妈妈?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