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校长培训笔记之十四——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侧记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课程建设,完善课程体系结构,素质教育的实施方能进入教育改革的核心地带。基于上述理念,9月24日,第5期长三角校长培训班进行了一次学校课程建设研讨会。研讨会分两个层次进行,小学组共分4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每组推选1名代表向全班汇报小组交流情况。我被分在第一小组,参与讨论的每一个校长都畅所欲言,分别汇报了各自学校课程建设情况。由于领导力、地域、学校发展等情况的差异,学校课程建设差异很大,其中上海长宁区安顺路小学的课程建设可谓顶层设计,安顺小学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拓展课程、实践探究课程。拓展型课程设计,学校对培养目标方面作了明确设定,学校设立了科学、艺术、体育等项目,开设了53门拓展型课程,并且学校每学年根据学校实际及教师专长进行适当调整,课程辅导人员三分之一聘任校外专业人士来从教,本校教师教基础性的,相互补充。探究性课程则紧紧依托身边的鲜活题材进行,如本年度开展的环保食物调查、城市展览馆体验、时光隧道等,一轮活动下来,学生对上海的各项设施有了充分了解让学生感受到上海的变化,感悟上海文化的底蕴。来自江苏镇江中山路小学的黄涛校长重点介绍了学校比较成熟的德育体验课,如一年级的“春到梅花山”活动,让孩子们了解有关梅花的诗词赏梅花、拍梅花、写梅花、画梅花等活动;二年级开展“生蛋保管20天”活动;三年级开展“我10岁了集体生日”活动;四年级开展“我的环保调研报告”活动;五年级开展“登南山”活动;六年级开展毕业典礼活动。学校课程建设突出综合性、主题性、立足学校实际的特点。浙江杭州朝晖实验小学的吴聪慧校长所在学校的地方课程有专门的教材与课程安排,学校设立游泳课与铜管乐课,进入学校的孩子必须于2年之内学会游泳。吴聪慧校长还特别介绍了学校的探究体验课程:学校鼓励学生到杭州各项公共场馆进行自愿体验活动,学生凭卡进行体验刷卡,学校德育处进行考核。其他各学校分别介绍了自己做法,最后各组代表做了小组研讨情况汇报,我代表第一小组作了汇报发言。通过这次小组研讨及情况汇报,我充分认识到开发校本课程、探究型课程可以贴近适应、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使学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个性,更加灵活、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可以为教师提供表现与创造的无限空间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有利于发挥教师特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建设现代化教师队伍。(姚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