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红树林的特点,体会其默默奉献、造福人类的精神。2、联系针对课文主要部分的内容写提纲。3、学习作者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红树林的?试写出课文的提纲。自主学习有效策略:1、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用“~~~”画出作者描写红树林的语句及作者抒发感情的句子。2、两人结合练习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3、同桌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描写红树林,并用简洁的语言列出提纲。课文提纲远观红树林(2)近赏红树林(3)红树林的繁殖(4)红树林的精神(5)合作探究你喜欢海南岛的红树林吗?为什么?策略:1、浏览2—5自然段,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感情朗读,画出相关的语句,在旁边批注你的感悟。2、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喜欢红树林的原因。3、全班展示。有些文章,我们阅读时不必通篇细读。在浏览之后,可以选择重要的部分和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用学过的方法精读。涨潮的时候,一片秘密密麻麻的红树林浸没在海水里,露出一顶顶青翠的树冠,浮荡在海浪之中。一会儿潮退了,红树带着海泥芳馨的枝条和婀娜的身躯出现在海滩上。红树林既不要肥沃的土质,也不要温室般的环境,只是默默地把根须扎进贫瘠不毛的海岸,形成了纵横交错的支柱根,依靠这庞大的根系去汲取大地的营养。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去抵御狂风恶浪,减少海啸带来的自然灾害。红树林的精神:对大自然不求索取,默默地奉献,为人类造福。课文还表达了对具有红树林精神的劳动者的赞美之情。(借物喻人)拓展延伸红树林有哪些可贵的精神?课文单纯是为了写红树林而写红树林的吗?课堂检测•选择一种事物,按照最后一自然段的写法仿写一段话。(如:白杨、红柳、蜡烛、粉笔······)作业布置1、课下阅读美文《高原红柳》。2、学习作者的写法,观察一种你了解的植物,然后进一步挖掘它所具有的精神,写成作文,从而歌颂身边具有这种精神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