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学习目标:1.了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贾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周率;书法、绘画及雕塑。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魏晋南北朝朝代更替表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隋宋齐梁陈唐请思考,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哪些时代特点?民族政权分立江南经济开发民族交融一、探源寻因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宋书》(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魏书》起自耕农,终于醯(xī酿造)、醢(hǎi腌制),资(帮助)生(谋生)之业,靡(众多)不毕书。永元二年,冲之卒。年七十二。著《易》《老》《庄》义,释《论语》《孝经》,注《九章》,造《缀术》数十篇。祖冲之贾思勰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贾思勰《齐民要术》——萧子显《南齐书·祖冲之传》人物:时代:主要成就:贾思勰(xié)北朝撰写《齐民要术》名人小档案1.贾思勰和《齐民要术》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齐名”指一般群众,一般老百姓;“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方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齐民要术》全书92篇,分为10卷,约11万字,综合整理了西周以来的农艺科学文献,记录了当时农艺的实践经验。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无获。——贾思勰《齐民要术·种谷》凡五果,花盛时遭霜则无子……必时放火作煴(yūn不见火焰的燃烧),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贾思勰《齐民要术·栽树》挼(ruó揉搓)如箸(筷子)大,一尺一断,盘中盛水浸……挼令薄如韭叶,逐沸煮。——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意思是:种作物要充分利用“上时”(最好的时机),根据不同的土质条件,才能获得好收成。这就是我们现在经常说的“不失农时”和“因地制宜”的道理。他认为只有掌握天时和土壤条件来进行生产,才能获得好收成。庄稼一支花,全靠粪当家;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风若从南起,预报来年大丰收;立春三日,百草排芽(河北);惊蜇点瓜,遍地开花(四川);惊蜇黄莺叫,春分地皮干(辽宁);清明前后,点瓜种豆(华北);清明秧子谷雨花,立夏苞谷顶呱呱(贵州);谷雨前十天,种棉最当先(河南)等。人物:时代:主要成就:祖冲之南朝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2.科学家祖冲之名人小档案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圆周率的概念:它是圆的周长同直径的比率,是永远除不尽的无穷小数,用希腊字母π表示。其应用广泛,在天文、历法、机械等领域,只要涉及到圆问题,都要用到。东汉张衡3.162三国王蕃3.155三国刘徽近似值3.1416如果你是祖冲之,你还会去研究圆周率吗?祖冲之3.1415926<π<3.1415927前人对圆周率的研究成果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祖冲之环形山“割圆术”领先世界近千年你知道祖冲之还有哪些成就吗?然而古历疏舛(chuǎn错误),类不精密……敢率愚瞽,更创新历。……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又造千里船,于新亭江试之,日行百余里。——萧子显《南齐书·祖冲之传》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讲授新课观察和思考书法、绘画与雕塑想一想想一想::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我国古代字体的演变过程行书行书草书草书大篆隶书隶书楷书楷书甲骨文金文小篆二、品读知义——读史籍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二、品读知义——品艺术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发展的条件有哪些?1.汉代造纸术的发明;2.对书法美的追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