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作者介绍•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预习展示:•1.请同学们按照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的语言标志完成表格。时间地点人物活动第一天下午沿着山沟向上走天黑半夜黎明第二天下午两点多下午两点多后山沟红军战士造访瑶民山脚红军战士努力登山半山腰红军战士露宿冻醒上山路上红军战士、吃饭登山山顶红军战士休息下山山下红军战士任务完成,征服老山界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路窄不平、寒气逼人粮食缺乏、肚子饥饿敌人追击、枪声密集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2.红军翻越老山界克服了哪些困难?这体现了红军什么样的精神?集合具体内容,做简要分析。展示要求:迅速流畅连贯请看课文第——段,读关键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研读课文研读课文2.12段描写了红军夜晚爬山的“奇观”,18段为什么还要继续描写红军爬山的景象?删去这段描写行不行?3.半夜露宿的情景写得非常生动感人,作者是怎样写夜景和感受的?4.作者在文中细致的描写了翻越老山界的艰难,可是在最后一段,作者又说“老山界的困难,比起这些地方来,还是小得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研读课文2.不能删。这段描写是前段夜景的补充,它通过作者的动作和感受(“一步一步的上去”“向上看……向下看”)进一步写出了山势的险峻陡峭,写活了红军夜晚攀登老山界这一壮丽、宏伟的奇观,反映了红军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研读课文3、比如:“战”和“蜷”使我们仿佛看见战士们全身因寒冷而发抖、哆嗦的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寒气刺骨的情景。但是,战士们没有被吓倒,他们冻醒了就围着火堆小声谈话。写出了他们的乐观和从容镇定以及战胜困难的决心。研读课文4.突出长征路途的艰难,也更能突出红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只要有这种豪迈的精神,再大的困难,也能克服。课堂小结•中心思想: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