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的小数大小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内江市威远县龙会镇中心学校余火军【教学内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教科书43页例1。【学情分析】1、学生在三年级下学期已经接触到小数,能学会小数的读写,在本单元前几节课对小数的意义、小数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进一步有了深刻的认识,能比较小数的大小,为本节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打下基础。2、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可利用资源。我在课前调查学生是否看过西游记,很多同学都喜欢,都对孙悟空的金箍棒产生好奇,知道金箍棒的长短可以伸缩,但是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因此我在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上进行激趣导入,引入西游记的金箍棒短视频,出示连环画的故事形式,呈现孙悟空变长金箍棒打牛魔王的情景,让学生直观感知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长度的变化是有关系的,整个过程通过观察、探究、交流、比较、总结寻找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教材分析】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节知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整数的有关知识,特别是十进制计数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等知识之后学习的。因为小数与整数一样,都是按照十进制来计数,也就是数字所在的位置不同,表示的数值大小也不同。小数的数位是由小数点确定的,所以,小数点的移动必然引起小数每一位上的数值发生变化。这一变化规律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根据,也是复名数与小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教学中要通过已有的知识来引入新课,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发现和掌握这一规律。【教学目标】1、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2、通过总结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概括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归纳“规律”的过程,既是教学的重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下面是马小虎在四年级学生体检时所记录的三位同学的身高、体重数据,请大家看一看。小丽身高1.33米,体重23.5千克;小明身高14.5米,体重3.35千克;小芳身高0.137米,体重252.5千克。阅读信息,你认为哪些数据有问题?2、小结:小数点很重要,它的位置会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二、新知探究揭示课题:从上题可见小数点的位置直接影响到小数的大小。那么,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化呢?今天我们一起研究。(板书课题:小数点位置移动的规律)1、教学例1:下面我们边听故事边收集有关的数学信息,看看孙悟空的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师一边讲故事,一边写相关数据)问题:孙悟空的金箍棒神奇吗?金箍棒的长短发生了什么变化?你是怎么知道的?2、探究小数点的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问题:小数点的移动与金箍棒的长短有什么关系?3、提出问题:小数点向右移动会引起原数怎样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loo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4、刚才是由上往下观察(画↓),如果我们由下往上观察(板书↑),小数点相当于往哪边移动?(向左移动),小数点向左移动了几位?原来的数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得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l000倍......(板书)5、引导学生完整地概括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在书上补充完整)6、强调: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三、巩固练习:P44做一做四、全课总结:掌握小数点移位的规律,一要注意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就是左移就缩小,右移就扩大;二是要注意移动位数与变化的倍数的关系,移动一位,变化的倍数是10倍,移动两位,变化倍数是100倍,移动三位,变化倍数是l000倍......五、作业:练习十一第1题【板书设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