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5、桃花源记-------(2)VIP免费

25、桃花源记-------(2)_第1页
1/11
25、桃花源记-------(2)_第2页
2/11
25、桃花源记-------(2)_第3页
3/11
《桃花源记》新密市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冯青爱复习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3、会根据课文内容分析解决问题。复习提纲一:背诵课文要求:熟练背诵课文,做到不丢字、不添字、不改字。方法:同桌互背,做到互相检查并订正。完成任务后立即举手示意。复习提纲二:掌握重点词句要求:准确掌握课下注释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方法:以小组为单位挑背(每人挑5个注释)。展示一解释下列词语1、甚异之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阡陌交通4、黄发垂髫5、具答之6、咸来问讯7、不复出焉8、延至其家9、此中人语云10、便扶向路展示二翻译下列句子(准确翻译红色词语,并注意语句通顺)1、初极狭才通人起初,洞口很狭窄,仅容一个人通过。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复习提纲三:回顾课文重点内容1、理出本文的结构2、作者在此文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个理想在当时条件下能实现吗?我们应该怎样看待这样的理想?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压迫的原始共耕社会这在当时的阶级社会中只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这种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回顾目标1、熟练背诵课文。2、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解释和重点句子的翻译。3、会根据课文内容分析解决问题。当堂检测用原文回答①、写出描写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语句: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②、描写桃花源生活环境的句子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③、描写挑花源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考链接甲文:桃花源记乙文: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问:“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节选自《礼记·檀弓下》[注]①式:同“轼”,车前的扶手横木,这里用作动词。②壹:真是,实在。③舅:公公。古代以舅姑称呼公婆。④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1)具答之具:(2)此中人语云语: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共4分)(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2)便扶向路,处处志之。3、从文段(一)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原因有哪些?(3分)4、文段(一)(二)都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但写法不同,请分别加以说明。(2分)1.(1)详细(2)告诉2.(1)这个人一一向(桃花源人)详细讲述他所听到的事,(桃花源人)都感叹惋惜。(2)就沿着从前的路(回去),到处做下标记。3.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①环境方面(优美);②物质方面(富足);③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④能避世,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出任何三方面即可给满分)4.文段(一)主要运用了虚构(想象)的手法寄托作者的理想,文段(二)主要运用了反衬(对比)的手法突出主题。(每点1分,共2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5、桃花源记-------(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