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http://www.qiuyi.cn/治疗回归热需要做哪些化验检查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阵发性高热,伴有全身痛、肝脾肿大和出血倾向,重症者可出现黄疸。(1)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DC)检查:虱传回归热,WBC数增高,在(10~20)×109/升(/L),中性粒细胞(N)增加;蝉传回归热,WBC正常。(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可升高。(3)凝血酶原时间(PT)测定:可延长。(4)脑脊液(CSF)测定:压力和蛋白略升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5)病原体检查:在发热期间,血和骨髓涂片可见螺旋体;动物接种,发现螺旋体可确定诊断。回归热检查项:1、白细胞(WBC或LEU)2、白细胞分类(DC)3、脑脊液压力4、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5、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6、凝血酶原时间(PT)7、回归热螺旋体8、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GPT)白细胞(WBC或LEU)(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个/升(个/L)【正常值】成人白细胞数为(4.0~10.0)×109/升。儿童随年龄而异,新生儿为(15.0~20.0)×109/升;6个月~2岁为(11.0~12.0)×109/升;4~14岁为8.0×109/升左右。【临床意义】(1)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严重组织损伤、大出血、中毒和白血病等。(2)减少:常见于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物理及化学损伤、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脾功能亢进等。白细胞分类(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百分比(常用1.0表示100%)【正常值】(1)嗜中性粒细胞(N):成人0.40~0.75(40%~75%),儿童0.30~0.65(30%~65%)。2http://www.qiuyi.cn/(2)嗜酸性粒细胞(E):0.005~0.05(0.5%~5%)。(3)嗜碱性粒细胞(B):0~0.01(0~1%)。(4)淋巴细胞(L):成人0.20~0.45(20%~45%),儿童0.3~0.56(30%~56%)。(5)单核细胞(M):成人0.02~0.06(2%~6%),儿童0.02~0.08(2%~8%)。【临床意义】(1)嗜中性粒细胞(N):增多或减少,同白细胞(WBC)。(2)嗜酸性粒细胞(E):①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寄生蚓病,某些皮肤病(如湿疹、牛皮癣等),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淋巴肉瘤,鼻咽癌,肺癌等。②减少。常见于伤寒、副伤寒早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激状态及长期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后。(3)嗜碱性粒细胞(B):①增多。常见于白血病、某些转移癌、骨髓纤维化、脾切除后及铅、锌中毒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4)淋巴细胞(L):①增多。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急慢性血液病、药物反应、变态反应、溶血性贫血等。②减少。见于淋巴细胞破坏过多(如x线照射、化疗、应用肾上腺糖皮质激j素或淋巴细胞毒素等),免疫缺陷病,霍奇金病及尿毒症等。(5)单核细胞(M):①增高。常见于感染、血液病、胶原性疾病等。②减少。无临床意义。脑脊液压力(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千帕(kPa)【正常值】成人,坐位压力为3.43~4.41千帕,侧卧位为0.69~1.37千帕,最高为1.76千帕。儿童,0.49~0.98千帕;新生儿,0.37~0.78千帕。脑脊液由穿刺针滴出速度为每分钟少于60滴。【临床意义】成人超过1.96千帕,提示颅内压增高。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DC)(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临床意义】见表1-8。表1-8脑脊液白细胞分类计数细胞分类新生儿(%)成人(%)嗜酸性粒细胞罕见罕见嗜中性粒细胞3±52±5淋巴细胞20±1862±34软膜蛛网膜间皮细胞、单核细胞72±2236±20组织细胞5±4罕见3http://www.qiuyi.cn/室管壁细胞罕见罕见脑脊液蛋白(PR0)定量检测(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毫克/升(mg/L)【正常值】成人,腰池150~45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50~250毫克/升,脑室内50~150毫克/升;儿童,腰池200~400毫克/升,小脑延脑池100~250毫克/升;新生儿,腰池400~1200毫克/升;老年人,腰池300~600毫克/升。【临床意义】脑脊液蛋白质含量增高,可提示不同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见表1-9。表1-9各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脑脊液蛋白质含量疾病名称蛋白质含量(mg/L)细菌性脑膜炎800~5000病毒性脑膜炎300~1000脑炎150~1000隐球菌性脑膜炎250~2000结核性脑膜炎500~3000脊髓病后炎症反应轻度增加脑脓肿200~1200肿瘤150~2000(多正常)脊髓肿瘤1000~2000脑出血300~1500多发性硬化症250~500神经梅毒500~1500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单位】秒(s)【正常值】手工法:12~14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