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高二地理复习(必修二)编号:18编制:陈海英审核:薛卫卫赵文琴第十八讲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和交通运输【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基础知识】一.生产活动中的地域联系方式: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贸易。1.五种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方式优点缺点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费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短途运输成本高。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趋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方式。运量小、能耗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管道运输运具和线路合二为一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货物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二.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聚落空间形态往往沿交通干线扩展,交通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1)水运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河、沿湖、沿海分布(如重庆、宜昌、武汉、上海等)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2)公路和铁路运输为主的时代:城市多沿交通干线(铁路或公路)两侧不断地延伸和扩展。如株洲、石家庄、郑州、徐州、日本的筑波沿一条中轴路发展。2、交通线的发展变化会带动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如浙江嘉兴市聚落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由团块状沿交通线而扩展成星状三.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1、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密度山区地势起伏,交通运输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因此商品流通尤其是区际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延伸到那里。山区商业网点的密度明显小于平原商业网点。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很多商业网点以交通最优为原则,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当堂反馈】第1页共3页2013—2014高二地理复习(必修二)编号:18编制:陈海英审核:薛卫卫赵文琴2010年7月1日上午8时,(上海)虹桥站和南京站同时相向发出首列动车,标志着世界上标准最高、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沪宁城际高铁正式开通运营。据此完成1—2题。1.沪宁城际高铁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平原上,但桥隧累计占全线的72.7%。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①降低建设成本②少占耕地,节约土地资源③防止不同交通线路的相互干扰④减小复杂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A.①②③④B.②③C.①②D.②③④2.宁城际高铁正线全长300千米,全程运行时间最快只需73分钟,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的城际高速铁路。该高铁的运营会()①提高沿线房价②促进跨城就业③大幅增加货物运量④加剧大气污染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②③2013年5月5日,北京市地铁10号线贯通,成为京城地铁第二环,其站点周边住宅区、大型商场等不断涌现。地铁已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重要方式。据此完成3~5。3.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地铁出行是因为地铁A.准时且速度较快B.通达度更高C.受天气影响较大D.灵活性更强4北京地铁建设导致A.地铁沿线住宅价格降低B.城市形态呈现条带状C.地铁沿线商业网点增多D.城市人口向市中心迁移5资料所述北京市的变化体现出A.交通方式的变化,直接影响城市的兴衰B.能否成为特大城市,关键是交通的发展C.交通通达性的变化影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D.商业中心的兴衰只与交通的布局关系密切6.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1)该城市老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你认为老城区中①区域和②区域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3)新城区出现主要是受什么区位因素影响?________。老城区的形态大体呈________,这主要与________有关。第2页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