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当前新课程改革已在我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学生的理念正在转变,但真正把新课程改革理念具体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还有许多困难。主要集中在教师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新课程实施对教师及学生的评价、综合实践活动的开设等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1.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问题在新课程改革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老师对新课程改革理念、教学改革与考试改革等的认识不同,由此导致教学的不适应,影响了课程改革和教学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素养、组织能力、思想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材结构体系全面建构,知识视野开阔,整合性强,对教师专业化要求很高,合格教育师资的缺乏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发展有待提高。2.教学策略问题按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解决问题,这势必花费的时间较多,如果按以往的讲念结合法,强化训练,占用的时间少,可能在考试中成绩并不一定差。如何处理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效果相矛盾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3.教学设备问题新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实践能力,倡导体验学习。学校教学设备在数量上不足,更新不快,在质量上不能满足新课程知识内容的学习需要。4.课程开设问题近几年由于师资没有充实,大部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校本地方课程开设不全,加之对这些课程的评价不到位,使这些课程名存实亡,开设效果不佳,学生综合素质难以真正提高。5.教学评价问题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评价与教学管理、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和方式的客观性、可操作性,感觉把握困难。目前绝大部分学校还是沿用传统评价模式,只以分数作为评价标准,回归传统教学,课改精神得不到落实。二、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了保证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一方面督促教师通过继续教育途径参加课程培训;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教研会议为教师提供各种学习、观摩的机会,促进对新课程理念与操作要求的理解。除此之外,更直接、更有效、更经常的培训形式是校本培训,要加强校本教研活动,落实集体备课制度,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探讨,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新课程计划实施的重大意义,增强改革意识,自觉投入到课程改革的潮流中来,刻苦钻研,认真学习,时刻关注最新的学科研究成果,提高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以及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开发新课程、进行课程创新的能力。2.大力开展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学研究目前,新课程教材的内容多,而课时量又少,要舒缓目前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之间比较尖锐的矛盾,主要的出路在优化教学设计,优化课堂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途径共同解决,同时要组织新课程备课组,积极进行新课程下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打破以往授课的基本程序,即: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新课改提倡在课内外开展以探究为主题的教学活动,因此可用新的教学程序: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全员互动,交流合作———教师精讲点拨,知识整合——联系实际,学以致用。3.认真做好教师学生评价工作(1)对教师评价要体现全面性,取消单纯以教学成绩来考核评价教师的做法。可从德能勤绩几方面进行,并且合理分配每个方面的权重。(2)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学科评价,教师要依据课程标准命题,反映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诸项目标的达成,要根据实际,从学生的兴趣角度出发,试题难度要适中。认定综合活动学分时,必须有学生参与活动的原始记录档案备查。其中,研究性学习必须有学生的课题方案、研究过程记录和成果结题报告;社区服务必须有活动项目、时间、学生的体会和被服务者意见等;社会实践必须有学生参与的时间、态度评定等。4.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推进新课程的实验,需要改进和完善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在新课程实验中,学校内部的年级集体备课和学科组教学研究,会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