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江畔独步寻花》教学目的:1、学会本课9个生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通过朗读,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教学重点: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准备:CAI课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展示目标师:我们以前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注意每个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生:(自由背)师:大家背得可真熟,这节课我们学习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二、质疑探索(一)介绍作者师:有谁知道杜甫的知识?学生回答后教师全面介绍。课件随机展示:杜甫画像,出示“杜甫(712—770)唐朝诗人,生于河南巩县。他是一位忧国忧民的诗人,一生写下许多著名的诗篇,如《丽人行》、《前出塞》、《后初塞》、《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北征》……”,并配上优美的古音乐。(二)解诗题1、师:谁领着大家把课题读三遍?“畔”如何记?2、师:看着这诗题,有什么问题?或你想知道什么?3、生:“江畔独步寻花”是什么意思?师:请看注释(课件随机出示21页内容)请用“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型回答上述问题。(三)看图过渡:诗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多么悠闲自在呀!请大家和老师一起去杜甫当年的江畔看一看,玩一玩,好吗?(课件展示)师:来到江畔你们看到了什么呢?谁当小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注意观察要由顺序,多用些形容字。(四)初读诗1、过渡:好美的地方:老师都想住在这里不走了,杜甫见了这美的景色,他是怎样描述的呢?请大家读者这首诗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要求做到通顺、六里。(课件随机出示古诗)2、学生大声读诗,多读几遍。3、同位之间相互正音。4、师:谁会读?(五)讲解诗意过渡:你们读得真好,老师也想读,请听。(课件动画配诗、配乐、配朗读展示:江畔绿树成阴下一间茅草房,一位少妇出来浇花,小路两旁百花争艳,娇艳欲滴的花儿把枝条都压弯了,彩蝶闻香而来,在枝头上盘旋飞舞,树上的黄莺叽叽喳喳地叫着)1、师:你们再小声读读,边读边想,这首诗是什么意思?联系诗下的注释,书上的插图和老师刚插放的图片,把你读懂的写下来,把你不懂的也写下来,然后在小组交流,看能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待会提出来。2、生讨论交流。3、师:哪个小组讨论好了,请举手。(诗意尽量让同学说,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适当时候教师给予帮助)4、谁能讲这首诗的意思?(课件出示上述动画)(六)指导朗读过渡:能讲下真不错,杜甫老先生看到百花齐放,彩蝶起舞,黄莺歌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他会是怎样的心情?1、师:你们能用这样的心情讲诗读一读吗?生练习。2、教师指导读。3、师:你们读的真好,老师也想跟大家一起读,一起来感受一下春天的美。(教师领读)4、师:还有谁想读,选四位小选手比赛读,看看听听谁读得好,好在什么地方(出示上面动画,去掉朗读,让学生看动画配乐读)5、指导学生评一评。(七)悟诗境1、过渡:你们读得好,小评委也评得好,你们再小声读读,仔细体会一下,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2、师: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呢?3、师:这一首诗中有静有动、有声有色、有景有情,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清爽的江风吹过,闻到一阵迷人的芬香,抬头看到小路上百花争艳,嬉戏的蝴蝶在花丛中盘旋飞舞,可爱的黄莺在枝头愉悦地唱着歌,多么美的景色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花满蹊”、“压枝低”、“戏蝶舞”、“娇莺蹄”的美景,生活中有许多美,只要大家善于观察,善于发现4、请大家再读一读,争取把它背下来。(指名背,齐背、看动画背)三、联想迁移1、教师总结学习方法(课件随机出示:只诗人,解题意,读准音,抓字眼,明诗意,想意境,悟诗情)2、请大家翻阅唐诗三百首,将描写春天的诗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