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课堂教法与学生的智力发展2013-06-1309:20:31|分类:教师智慧|举报|字号订阅下载LOFTER客户端一种教育现象:教师讲解新内容结束了,教师问学生们:“有什么问题吗?”教室里一片沉默、没有问题,于是教师得出结论,看来新内容学生们都搞懂了。但是,当教师把学生们一个接一个叫到前边来,让他们复述教师讲述的内容的时候,他们根本讲不出所以然来。教师不无愤怒地对学生说:“既然你们一点儿都不懂,为什么你们刚才不提出问题来?”学生们根本无法判断他们对新内容是理解了还是没有理解,因为教师在讲课之处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在学习这一新内容时,应该理解什么,在思考过程中应该达到什么目的。思索、思考,只有当它的目的十分明确,也就是说,思考的过程是解决问题的时候,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脑力劳动。教师越是善于把学生的思维活动赋予解决问题的性质,学生的智力也就能越加积极地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学习中的阻力和困难也就越加清楚,因而脑力劳动的过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克服困难的过程。那种认为把教学内容讲得越清楚、越明白,学生的问题就会越少,他们的知识就会掌握得越牢固的教师,是大错特错的。本来应该由学生解决的问题,都由教师十分“关照”地越俎代庖了,所以他们根本就没有学会积极思考。教会学生积极思考才是教师着力解决的课堂教学的主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