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小学2012——2013学年第2学期工作总结一年级一班科任教师郑超琳2013年7月8日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我校实施“四段一评”高效快乐课堂教学模式。“四段一评”中“四段”指“学、研、展、练”四个环节,其中“学”指学生的自主学习阶段;“研”指学生互助学习阶段、即合作学习;“展”指学生交流学习结果阶段;“练”指学生的当堂练习,即自我测评阶段;“评”指学生课业的评价,包括教师评,生生评,自我评。这一模式,改变了教师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方式。课堂上,教师做到因材施教,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参加教学活动的机会尤其,要给学困生创造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做到人人过关,不让任何一个学生掉队。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课堂教学要体现精讲精炼,对于难懂的问题,教师要予以适当地启发和恰当点拨,指点迷津。一堂课学生直接使用的时间大约20分钟,把课堂中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正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充分地自读、纠错、思考等,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活力,回归学生充满活力的人性本能。我在语文课堂——“四段一评”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一、认真备课。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依然像以前一样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特点,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教案,按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讲解。因此在课前的准备是很充分的,为加强教学常规的养成奠定了基础课堂上,我以“四段一评”教学,着力抓好课堂常规。并以学生为主体,有目的、有条理地引导他们进行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经过这学期的训练,学生们会在老师不在场时,由班长带头读儿歌或背字母表,还学会带着问题认真地进行语文合作学习,学会了针对文本提出一些有质量的问题。课余,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组织的教研活动,用自己的课堂锻炼自己,提升自己,还经常阅读一些教学书籍,吸收一些适用的方法,更新一些教学理念,总结教学经验,撰写教学论文,从而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二、加强基础教学。1、新旧知识联系法进行随机识字。我们知道,新知识的获取往往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同样,学生认识新字的过程,也往往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上。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利用儿童已经学过的笔画、部首、熟字,采取加加、减减、换换、编字谜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随机识字。儿歌识字,字谜识字,形象识字,游戏识字,编故事识字等一系列学生喜欢的识字教学方法。我还鼓励学生在课外识字,引导学生平时留心观察,随时随地识字。低年级的词语教学是巩固识字、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对词语是否正确地认读,词语的积累重视不够,而本期我注重了这一点。课堂上,我借助图片或客观事物,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轻松理解词语服务。有时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指导学生反复运用词语,如“连连看”让学生对一些反义词、近义词“词语接龙”,使学生思维更敏捷,词语得到有效巩固。围绕课文教学,我有目的、有计划地拓展学生的词语积累范围,经过一系列的词语积累练习后,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词语库,从而提高学生课堂表达能力。2、抓好写字训练。写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的难点。能让每一个学生写一手好字,是我最大的心愿。所以,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特别注意对学生写字的要求。首先,要让学生写好字,作为他们的语文老师,我更注重自己在课堂板书等方面给学生做一个很好的示范。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读帖、描红,既从技能方面要求学生,又从习惯方面的要求学生。特别是习惯方面的要求,如怎样握笔,保持怎样的写字姿势,这些往往容易忽略,而恰恰正是这影响了学生的写字质量的提高,甚至影响到用眼卫生和骨胳发育。因此,在抓好学生写好字的同时,我更注重学生有良好的写字习惯。本着“扎实打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