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环境中潜在的学习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利用环境中有价值的信息、要素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的教育。同时,教育又不能脱离幼儿周围实际生活和活动的环境。1、环境服务于教育。由于年龄特点,幼儿无意注意占优势,并具有潜在学习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将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潜在地渗透到环境之中,让幼儿在非课堂式、非正规式的环境里,进行潜在的学习,接受深刻的教育。这样,环境即具有了其内在价值,并更好的服务于教育。如中班进行“5的形成”数学活动,活动区的环境可据此而变:在活动室设立5个“娃娃家”,其中5个娃娃、5张床、5个碗等。让幼儿在与教育相适应的环境里潜在学习。这些看似简单的设计处处蕴涵了老师“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良苦用心。2、教育在环境之中。幼儿生活在幼儿园集体环境里,教育因素无处不有,无所不在。因此,教师要注意将幼儿生活和活动中的环境作为教育内容充分利用,如:大班为了让图书更好的发挥作用,对幼儿进行了爱护图书的教育,设计开展了“我爱图书”教育活动,老师带领幼儿给已用旧的图书牢固地订加了用旧挂历纸剪好的封面,小朋友们在封面上画上自己最喜欢的画,并写上:“我的书”字样和自己的姓名。这样不仅使图书不易掉张少面,更使幼儿增强了爱护图书的责任意识。与此同时,我们想到,有的班级书架(箱)里堆积了许多烂页书,何不利用这一环境因素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改变幼儿对环境进行“再破坏”的心理。幼儿园有许许多多教育因素在生活、活动环境之中,如:玩具随时整理与摆放,整理床铺,小朋友中的好人好事等。教师要善于利用环境中有价值的教育因素,对幼儿进行随机教育和设计、组织教育活动,使教育不脱离环境,使幼儿成为保护环境的主人和驾驭环境的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