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荷花,别名莲花、芙蕖、水芝等,它清纯自然,宁静雅致,是圣洁、和平、吉祥的象征。古往今来,描绘荷花的妙品佳作随处可见,文人墨客喜欢以荷言志,以荷比物,以荷兴思。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荷花的世界,去欣赏她那美丽的身姿,领略她蕴含的文化底蕴!荷花专题学习目标学习咏荷的诗文,培养语言的感知能力、想象能力、欣赏能力和对其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通过议荷、写荷,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训练思辩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并培养创新能力。赏荷咏荷读荷议荷写荷链接一荷花又称“花中仙子”、清纯高洁。中国传统文化中荷花代表吉祥如意的寓意,佛教中很多地方都用到荷花作为吉祥的象征。夏日炎炎,人乏蝉鸣,你若信步三世畔,必会被那亭亭玉立于碧波之上的袅袅红莲,田田荷叶所陶醉,那沁人心脾的清香,更会使你心旷神怡,平添惬意,随风摇曳的田田荷叶间,远远望去秀美绝伦。链接一荷花在我国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花卉,其栽培史可追溯的六千年前左右,传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荷花生日。荷花那出污泥而不染的精神实在让人称赞。莲的同族支系庞杂,大至亚马逊荷,荷叶直径二点五米,可乘一个小孩的王莲,小到植于碗中的碗莲,其中一蒂双花的并蒂莲,三花四心的品字莲,以及碧莲,紫莲等尤为绝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何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链接二荷花在虔城的佛教徒心中,具有极高的地位,几乎可以说是佛的代名词。1992-11-1“唐·菩萨”、1992-11-3“唐·乘龙升天”、1996-20-3:“宋·观音济难”等邮票,都是荷花与观音菩萨一同出现。链接二1996-20-4“西夏·供养菩萨”、1996-20M“元·千手观音”邮票上的菩萨都立在莲花座上,或手棒莲花。1995-16《西藏文物》4枚邮票,主图也都设置在莲花座上,可见西藏喇嘛教也将莲花视为心灵清净、纯真境界的外化。在你的面前思绪在梦幻中缓缓地飘逸,仿佛幽幽的柔情,又如淡淡的清香,正将我的心和思绪融化。轻轻的,静静的,如诗、如梦,如雾、如幻……生字词cīcībǐngbǐngxiāng差差柄柄香yǐjìanhùanshā倚槛浣纱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采莲曲王昌龄王昌龄的《采莲曲》写的是采莲女,但作者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在田田荷叶、艳咽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画面中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这首小诗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莲叶莲叶唐郑谷移舟水溅差差绿移舟水溅差差绿,倚槛风摆柄柄香倚槛风摆柄柄香。多谢浣纱人未折多谢浣纱人未折,雨中留得盖鸳鸯雨中留得盖鸳鸯。诗中不仅描写莲叶的色彩、香味、形象,还特别写了莲叶在风中的动态美;诗中不仅从侧面写了人们对莲叶的喜爱,还进一步写了莲叶的高贵品质。这首小诗,意境优美,句句是画,它由舟行荷塘图、荷塘浣纱图、风摇荷叶图、鸳鸯戏莲图组成,这组画面生机盎然,充满诗情画意。这首诗清新秀逸,是咏物诗,又是一幅色彩鲜艳充满动感的立体风俗画。这首小诗,吟咏莲叶,通篇不着一个“莲”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莲。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赠荷花李商隐诗的前两句写花与叶的两种不同的命运。总写花的万幸和叶的不幸,以它们的“不相伦”反映出荷花独特品质的可贵。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这首诗语言通俗浅近,寓意明显,表现直露,节奏明快,与李商隐很多诗歌的含蓄婉曲不同,体现了他诗歌风格的多样性。素花多蒙别艳欺,此花真合在瑶池。无情有恨何人觉,月晓风清欲堕时。白莲唐·陆龟蒙这诗是咏白莲的,全诗从“素花多蒙别艳欺”一句生发新意;然而它并没有黏滞于色彩的描写,更没有着意于形状刻画,而是写出了花的精神。特别后两句,诗人从不即不离的空际着笔,把花写得若隐若现,栩栩如生。借吟咏白莲,全力着意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