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串联(三)“酶”题大集结,突破“酶”难题一、选择题1.(2018·江川模拟)下列关于酶本质的研究,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②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③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④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CO2⑤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A.①⑤④②③B.③④⑤②①C.⑤③④①②D.④②⑤①③解析:选D④19世纪初,人们认识到酿酒就是让糖类通过发酵变成酒精和CO2;②1857年,巴斯德指出,酒精发酵需要活细胞的参与;⑤19世纪,毕希纳用不含酵母菌的提取液进行发酵获得成功,证明生物体内的催化反应也可能在体外进行;①1926年,萨姆纳从刀豆种子提纯出脲酶,证明了脲酶是一种蛋白质;③20世纪80年代,切赫、奥特曼发现少数RNA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2.(2018·滨海新区模拟)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脱氧核苷酸B.酶为反应过程供能从而降低反应活化能C.酶在活细胞以外不具有催化活性D.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解析:选D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的催化作用的本质是降低反应活化能,不是供能;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具有催化活性;酶可以是其他酶促反应的底物,如脂肪酶可以被蛋白酶催化分解。3.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RNA分子,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下列关于核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核酶和脂肪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B.核酶能将所有RNA降解掉,该酶破坏的应该是磷酸二酯键C.核酶在不同温度时,降低活化能的效果可能不同D.因核酶为单链RNA分子,所以核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解析:选C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而不能检测RNA;依据题干信息可知,核酶只能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不能降解所有的RNA;高温时空间结构可能遭到破坏,核酶丧失活性,而低温时空间结构完好但其活性受低温所抑制;RNA分子中是否有氢键与RNA是否为单链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如tRNA为单链,但分子中含有氢键。4.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M,如图为最适温度下物质甲、乙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M降低了乙生成甲反应的活化能B.适当降低反应温度,T1~T2间隔缩短C.酶M活性降低导致T2后乙增加缓慢D.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解析:选DT1时加入酶M后,甲浓度逐渐降低,乙浓度逐渐升高,说明酶M催化物质甲生成了物质乙。由于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酶M降低了甲生成乙这一反应的活化能;图示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适当降低反应温度,则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T1~T2间隔延长;T2后乙增加缓慢是反应物甲减少导致的;由图可知,该体系中酶促反应速率先快后慢(减慢的原因是底物减少)。5.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酶的催化效率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总是高于无机催化剂B.酶可为新陈代谢反应提供使反应进行所必需的活化能C.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催化ATP合成的酶是相同的D.高温、低温下酶的活性降低是因为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解析:选C酶的催化需要温和的条件,高温、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活性丧失,此时的催化效率低于无机催化剂;酶可以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而不能提供能量;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催化ATP合成的酶是相同的;高温使酶的空间结构破坏而失活,低温只是降低酶的活性,温度升高,活性会恢复,空间结构没有破坏。6.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及最适pH(pH=b)条件下,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pH=c时,e点对应的O2产生量大于0B.pH=a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C.H2O2量增加时,e点上移,d点左移D.适当降低温度,e点不移动,d点右移解析:选CpH=c时,酶变性失活,但H2O2在常温下也能缓慢分解,所以e点大于0;相对于pH=b来说,pH=a时,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e点不移动,d点右移;底物(H2O2量)增加时,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升高,到达化学反应平衡点所需的时间延长,即e点上移,d点右移;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H2O2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