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教学中发挥肢体语言艺术的魅力摘要:教师的教学语言分为口语语言和肢体语言两种,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最重要的工具之一,而肢体语言是口语语言的一种重要补充,它起着无声胜有声广泛而又神奇的作用。每一个动作都传达着一种信息和情感,它的特点是在没有其他人参与的情况下,解决了用语言不便于解决的问题,既尊重了学生人格,又挖掘了内在潜力,善于使用这种语言,可以使师生的心灵与心灵之间架起又一座沟通的桥梁,运用得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关键词:课堂教学肢体语言教师学生在平常的教学中,大多很注重口语语言及黑板等教学用具、教学媒体的运用,似乎不太重视教学中的肢体语言。其实肢体语言在教学中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学家阿尔伯特.玛洛比恩总结了这样一个规则:总的交流量100%=7%文字交流+38%口头交流+55%面部表情交流。这就说明了肢体语言在交流中的重要性。有人说,一名好的教师就是一名好的演员。这就要求教师时不时地能够演出一幕戏------活跃一堂课,纠正一个错误,进行一次表扬。学生是生活在一个有点儿夸张的世界里的,是在教师言传身教的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感染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该仅仅重视口语语言,还要注重肢体语言,通过表情、手势、姿态、眼神等不同变化来传情达意。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适当地运用肢体语言,可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遇到激扬慷慨的议论时,配合鼓动性的手势,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在侃侃而谈时,加上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肢体语言,既可以做到渲染气氛,又能将学生带入“角色”中来,使之有身临其境之感。那么,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呢?一、教师要学会微笑面部表情是学生接收到老师最直接的肢体语言,只要老师一个表情不对,学生就知道可能大事不妙了。在教室中,教师脸部表情能传达热诚、欣赏等讯息,可给予学生社会性增强,以增进正向行为;相反的,面部表情也能显露老师的厌恶、烦恼、或放弃的讯息,促使学生做出不良的行为。以下大致提出一些学生们认为好老师的面部表情:(一)面带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喔!(二)要用心、真诚——使学生感到亲和力,而不是压迫感。(三)避免皱眉头、板着张臭脸——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欲望。(四)不要常对学生表现灰心、失望的神情:这样会打击学生信心,导致自暴自弃。以上这些中最明显的就是“笑容”。微笑待人是一种健康心态和良好素质的反映,是一个人乐观、自信、平和与从容品质的体现。教师的微笑,就像灿烂的阳光,在师生交往中,能给学生以自信。微笑的教师也更容易让学生接近,使师生之间的隔阂容易消除,增进人与人间的和谐,且有鼓励、支持的效果。师带着笑容和颜悦色的上课,也能带动学生快乐的情绪,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二、教师要善于用眼睛传情眼睛是人与人之间最清楚正确的讯号,因为它们是人身上的焦点。利用眼神的接触,可以打开沟通、延续沟通或终止沟通。所以,对教师而言,借着眼神的接触拉近师生的距离,是一项特别重要的非语言沟通技巧,很少有其它肢体行为比眼神接触更能传达掌握全局的样子。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教师的眼神不仅表达出自身的精神状态,还可以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表情,从中获得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在教室里教师直接的眼神接触,可以改变学生的行为和表情,有效的帮助分心或有不良行为的学生拉回注意力,即使仅使用眼光凝视,也有助于学生适当行为的表现。有技巧的老师会持续地扫视整个教室并与每个学生的眼神接触。固定视线常会使学生不安。当老师长时间注视学生时,学生可能会心生警惕,进而达到警告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室中,应确切地掌握眼神接触的时间以正确传递不同讯息。教师在课堂上运用的情形有:(一)当走上讲台开口说话前,先用眼光扫描全班,使学生知道老师正看着他,提醒自己准备好上课了。(二)开始上课后,眼睛要散发自信、活力、愉快的神情,尤其是夏季来临时,学生上课昏昏欲睡眼神迷离,而老师的目光炯炯有神,学生会得到“一起打起精神吧!”的暗示,从而不影响学习效果。(三)眼睛不可离开学生,而且配合身体的转动,让每个学生都能接收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