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南京大学高小方教授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一)文言:指五四以前通用的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文言文:用文言写的文章,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载体。1、吃透基本概念;2、掌握一串钥匙——分析文言文的16个学习要点:用语言要点分析法去读文言作品,就能很好地把读书法和研究法结合起来。钥匙1:通假字本有其字(“本字”),若古人临文时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它,那么这个用来暂代“本字”的字就叫做“通假字”。举例:早—蚤(同音通假):赵王少,不能蚤起。——《史记•吕后本纪》(早:太阳初升到小草;杲:音搞,明亮)企—跂(同音通假):吾尝跂(qi上声)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荀子•劝学篇》跂(qi阳平),多出的脚趾尝—常:常数(shuo去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史记•淮阴侯列传》能—而:而(neng阳平)徵一国盍—蓋:技蓋(he阳平)至此乎——《庖丁解牛》;蓋:盖子拒—距:距敌恃卒——《韩非子•五蠹》罹—离:思公子兮徒离忧——《九歌•山鬼》,“遭受”的意思。镇—填:填黾(meng上声)平塞之内,是“镇守”的意思,镇守在黾塞的南边——《战国策》镇星:土星古人谓之“镇星”,亦写作“填星”征—政:苛(繁重)政(赋税和徭役)猛于虎政(zhēng):通“征”,赋税、徭役(注音—指出本字—释义)文言文的学习要点(二)钥匙2:古今字:在某个意义上先后产生的两种字形,先出现的是“古字”,后起的是“今字”:有意义引申的关系如反→反(反对)↘反(返回)→返(返回):使子路反见之生(古字)—→性: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被(古字)—→披:被坚执锐/披帷而入:拨开(在披加的意义上是古今字)辟(古字)—→僻(邪僻)避(躲避)嬖(嬖爱)譬(譬如)采(古字)—→彩綵睬棌(cai去声:棌树,今栎树)採陈(古字)—→阵:阵脚、阵营垂(古字)—→陲:边际:翼若垂天之云错(古字)—→措:手足无措竟(古字)—→境:边境注释:垂(chuí),边际,后作“陲”。(注音—释义—后作“今字”)钥匙3:异体字:一个字正体之外的写法,即一个字有几个写法,其中一个字获得官方的认可,余下的为异体字,或叫作俗体。1异体字:是同一个字,同音同义,只是写法(构字法)不同。3异体字:意象相等2古今字:意象多寡泪[淚]冗[宂]唇[脣]糠[粇]村[邨](阝:邑)裙[裠]群[羣]疆[畺]钥匙4:破读字如字: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在上下文中就读它最通常的音,按它最通常的意义来解释,这就是读如字。破读: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在上下文中没有读它最通常的音,没有按它最通常的意义来解释,这就是破读。好┏如字:美好衣┏如字:衣服王┏如字:称王┗破读:爱好┗破读:衣褐┗破读:王天下亟┏如字(jí):急切相┏如字(xiāng):△互相(引申义)┗破读(qì):屡次┗破读(xiàng):查看(本义)——相机行事,相貌中┏如字(zhōng):中间┗破读(zhòng):一语中的△引申义也可能读如字音,并非本义与读如字,引申义与破读的必然联系。文言文的学习要点(四)乘┏如字(chéng):乘坐冠┏如字(guān):帽子:冠心病┗破读(shèng):量词┗破读(guàn):语┏如字(yu上声):言语长┏如字(cháng):长短(adj)┗破读(yu去声):告诉┗破读(zhǎng):成长(v);年长(adj),长官(n)(zhàng):多余:身无长物如字音只有一个,但其相对的破读音可能不止一个。参考文献:(南朝陈-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注音十四部古书例:如好(hào)好(hǎo)色(上呼报反,下如字)十四部书:《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孝经》、《论语》、《老子》、《庄子》、《尔雅》钥匙5:词类活用:在上下文中甲类词临时用如乙类词1、临时用法VS.固定用法(破读字是固定用法)2、用如:临时用得像例(名词临时“用如”动词):“夫人(n->v把她称做夫人)之,我可以不夫人之乎?”——《穀梁传·僖公八年》“粪土(n->v把当年的万户侯看成是垃圾)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用如≠用作:仅有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