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3活用4招巧解压轴解答题两类压轴大题是导数和圆锥曲线,难度大、综合性强,取得满分不容易,但要得到尽可能多的分数还是有方法可行的.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同时又是一场智者的竞争,真正的高考高手是坦然的,他们懂得有舍才有得的真正道理,面对高考大题,特别是压轴题,哪些应该勇于割舍,哪些应努力争取.本讲教你四招,让你在考试中尽可能多得分、巧得分.缺步解答——化繁为简,能解多少算多少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啃不动,一个聪明的解题策略是,将它们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先解决问题的一部分,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尚未成功不等于失败.特别是那些解题层次明显的题目,或者是已经程序化了的方法,每进行一步得分点的演算都可以得分,最后结论虽然未得出,但分数却已过半,这叫“大题巧拿分”.【典例1】(12分)已知椭圆C:+=1(a>b>0)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1,0),F2(1,0),且椭圆C经过点P.(1)求椭圆C的离心率;(2)设过点A(0,2)的直线l与椭圆C交于M,N两点,点Q是线段MN上的点,且=+,求点Q的轨迹方程.[规范解答](1)由椭圆定义知,2a=|PF1|+|PF2|=+=2,所以a=.2分又由已知,c=1,所以椭圆C的离心率e===.4分(2)由(1)知,椭圆C的方程为+y2=1.设点Q的坐标为(x,y),①当直线l与x轴垂直时,直线l与椭圆C交于(0,1),(0,-1)两点,此时点Q的坐标为.6分②当直线l与x轴不垂直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y=kx+2.因为M,N在直线l上,可设点M,N的坐标分别为(x1,kx1+2),(x2,kx2+2),则|AM|2=(1+k2)x,|AN|2=(1+k2)x.又|AQ|2=x2+(y-2)2=(1+k2)x2.由=+,得=+,即=+=.①8分将y=kx+2代入+y2=1中,得(2k2+1)x2+8kx+6=0.②由Δ=(8k)2-4×(2k2+1)×6>0,得k2>.由②可知,x1+x2=,x1x2=,代入①中并化简,得x2=.③9分因为点Q在直线y=kx+2上,所以k=,代入③中并化简,得10(y-2)2-3x2=18.10分由③及k2>,可知0<x2<,即x∈∪.又满足10(y-2)2-3x2=18,故x∈.由题意,Q(x,y)在椭圆C内,所以-1≤y≤1,又由10(y-2)2=18+3x2有(y-2)2∈且-1≤y≤1,则y∈.所以点Q的轨迹方程为10(y-2)2-3x2=18,其中x∈,y∈.12分1本题第1问为已知椭圆标准方程求椭圆的离心率问题,属于容易题.2本题的难点在于第2问中确定轨迹方程及方程中各变量的取值范围,本题有一定的难度,要想拿到全分很难,这就应该学会缺步解答.首先,解决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问题时,若需要设直线方程,应考虑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因此当直线l的斜率不存在时,求出点Q的坐标为,这是每位考生都应该能做到的.其次,联立直线方程与椭圆方程并设出M,N,Q的坐标,通过=+,得到=+=,然后由x1+x2及x1x2联想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将问题解决到x2=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到此已经可以得到9分.另外,考虑到点Q在直线l上,将点Q坐标代入所设直线方程就能得到10y-22-3x2=18,到此便可以得到10分.到此不能继续往下解时,我们也已经得到绝大部分分数了.跳步解答——左右逢源,会做哪问做哪问解题过程中卡在某一过渡环节上是常见的.这时,我们可以先承认中间结论,往后推,看能否得到结论.若题目有两问,第1问想不出来,可把第1问当作“已知”,先做第2问,跳一步解答.【典例2】(12分)设函数fn(x)=xn+bx+c(n∈N*,b,c∈R).(1)设n≥2,b=1,c=-1,证明:fn(x)在区间内存在唯一零点;(2)设n=2,若对任意x1,x2∈[-1,1],有|f2(x1)-f2(x2)|≤4,求b的取值范围;(3)在(1)的条件下,设xn是fn(x)在内的零点,判断数列x2,x3,…,xn,…的增减性.[规范解答](1)证明:b=1,c=-1,n≥2时,fn(x)=xn+x-1. fnfn(1)=×1<0,∴fn(x)在内存在零点.2分又 当x∈时,f′n(x)=nxn-1+1>0,∴fn(x)在上是单调递增的.∴fn(x)在区间内存在唯一零点.4分(2)当n=2时,f2(x)=x2+bx+c.对任意x1,x2∈[-1,1]都有|f2(x1)-f2(x2)|≤4.等价于f2(x)在[-1,1]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M≤4.据此分类讨论如下:5分①当>1,即|b|>2时,M=|f2(1)-f2(-1)|=2|b|>4,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