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展示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2.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3.学习欣赏汉字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采用交流与分享,回顾汉字历史。2.运用讲故事、相声表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汉字。3.利用展板展出照片、实物或其他感受汉字的艺术之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活动,锻炼独立或合作学习的能力。2.通过学习,从中受到启发,收集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3.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好小故事、调查报告;小报展板、书法作品展示、音像资料、教学PPT小组名KT板、上课的位置按同学们自行搭配的组来摆放课桌,(组别有: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班级同学错别字研究小组、街头不规范用字调查小组、有趣的歇后语研究小组、字谜大本营、谐音妙用研究小组、书法作品介绍与欣赏小组)便于汇报和交流。教学过程:一、激趣谈话,明确任务师:同学们,在“遨游汉字王国单元”的第一堂课上,我们大家就自行分好了学习小组,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活动,大家一定搜集了不少关于汉字历史和文化的资料,相信大家在活动中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进行学习成果的汇报。这样吧,我们先和在坐的各位老师打个招呼吧!(每个小组的组长带领组员和老师们打招呼)师:那么,你们打算怎样汇报呢?(各组代表发言。大致上表达用PPT啊,展板啊,照相啊,小报等形式汇报)二、展示交流、汇报活动成果(一)师:看来同学们准备得很充分了,那我们就开始吧,哪个组先来呢?(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第一个上)汉字演变过程研究小组组长张雨辰: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们是汉字字体演变过程研究小组,我是这个组的组长,叫张雨辰。看这是我们的组员,这是周媛,这是戴海伦,这是马伯南,这是方智超,这是我。这张表格是我们的活动计划。我们的活动时间是10月12日活动地点在图书馆,活动内容是找关于“汉字演变过程”的资料和编小报。活动过程是(1)去图书馆拍录象。(2)在网上找资料。(3)把资料、照片等做成幻灯片。我们的分工情况是这样的,组长是我,资料收集员是方智超、马伯南,拍照相是戴海伦、周媛,做幻灯片是我,编小报是每人都编。下面请看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拍摄到的照片……这是我们编的小报。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下古代汉字的模样,汉字的最初模样,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甲骨文,是现在所知最早的汉字,与甲骨文差不多同样古老的字体还有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金文,后来到了秦代,秦代就统一了文字小篆。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这三种不同的字体,(退出放映,打开FLASH)我们先来看一下甲骨文,甲骨文是19世纪末发现于河南小屯村的,甲骨文从殷墟出土,故又称“殷墟文字”,它的特点是图画文字,我们再来看一下金文,金文产生于商代后期,通行于西周。常铸刻在钟或鼎上,又叫“钟鼎文”,它的特点是象形程度降低,最后我们来看一下小篆,小篆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正式使用的文字。它的特点是结构简化统一,字体定型,笔画整齐,标志着汉字的统一。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还得到了别的小组的友情相助,拍摄到了一本神奇的书,下面我给大家看一下。因为是在图书馆里拍摄到的,所以声音较轻,噪音比较多,如果听不见只要看就行了。(打开视频)通过这次学习,我有一些体会想和大家谈谈,这次综合性学习,让我感到了汉字的历史悠久,从甲骨文演变到今天的汉字。汉字不但非常神奇、有趣,而且还可以编成字谜、组成词、变成成语……从形状上说,汉字又很形象、美观,这些都让我们初步认识了汉字文化,加深对悠久丰富的中华文明的情感,并提高了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同时,我还懂得了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我们组的其他成员他们也有体会想和大家说说。我的汇报就到这里,谢谢大家!(鼓掌)师:听了他们的汇报大家有什么感想。(2-3人谈谈感受即可)(二)师:下面哪个组再来汇报?(有趣的歇后语研究小组上)该组组长方毅: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鞠躬)!我们是有“趣的歇后语研究小组”瞧这是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