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的耳朵》《大象的耳朵》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它主要讲了大象耷拉着一对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它又把耳朵放下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自己喜欢,自己舒服,与众不同也不是问题。【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似、耷、咦”等10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过程与方法目标】用学过的方法理解学习和理解词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教学重点】1.认识“似、耷、咦”等10个生字,会写“扇、遇、慢”等8个生字;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通过感悟课文,体会哪怕再多的人说的事情,也不会变成真的,要学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一、激趣引入。1.孩子们,你们喜欢动物吗?都喜欢些什么动物?它们都有些什么特点?2.学生自由汇报交流。3.你们喜欢大象吗?大象的各部分都有些什么作用?4.学生交流讨论。5.那你们知道大象的耳朵都有些什么作用?6.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大象的耳朵》。7.读课题,说说你想到了些什么?二、初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自由读课文,注意文中的生字,不会的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不会读的句子可以请教同桌,并多读几遍。(3)实在不会读的生字请圈出来,等着全班交流。(4)有不理解的词语请圈出来。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3.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1)分男女生对读课文,注意孩子们对生字的阅读情况。(2)出示本课要求认的10个生字,让学生开火车读一读。(3)说说哪些生字在认识上有困难,请同学们帮忙认一认。(4)分类认生字。A.通过字形理解并认识生字:耷、竖、竿、撑、烦。B.学习感叹词:咦。C.认识:舞、痛。D.了解多音字。◆教学过程似shì()扇shān()sì()shàn()(5)同桌玩玩你指我认,我指你认的游戏。(6)把拼音宝宝的帽子脱了,看看你还认识吗?(7)把生字宝宝带到词语中,读一读,认一认。(8)带着刚学过的生字,读读课文,看谁读得又通顺又流利?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1.学生再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大象的耳朵主要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2.学生总结汇报。3.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小结:大象耷拉着一对大耳朵,小兔子、小鹿子、小马、小老鼠都认为它的耳朵有问题。见到别人都这么说,大象也开始动摇了,以为自己的耳朵真的有问题。于是,它用竹竿把耳朵撑起来,结果总有小虫子钻进它的耳朵里,吵得它头痛又心烦,最后,它又把耳朵放下来。4.齐读课文,读出大耳朵身上发生的趣事。四、书写指导。1.观察要求书写的8个生字,看看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2.同学们互相提醒需要注意的地方。3.分类指导书写。(1)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都是左窄右宽。如:慢、根。(2)上下结构的字的书写,一般是上窄下宽。如:安、最。(3)指导半包围结构的字的书写,先外后里。如:扇、遇、痛。(4)对比书写:免和兔,免字少一点,兔字多一点。4.学生描红,老师巡视指导。5.学生书写生字。五、作业。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抄写生字。3.抄写新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听写上节课学生掌握的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大象的耳朵》。二、熟读课文,了解大象耷拉的大耳朵。1.自由读课文1——8自然段,了解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1)都有哪些动物认为大象耷拉的大耳朵有病?(2)用横线勾画出小动物们说的话,看看针对大象那耷拉的大耳朵,小动物们都说了些什么?(3)用波浪线勾画出大象说的画,看看它的心理是怎样变化的?(4)说说大象的想法。2.学生边读课文边勾画。3.学生汇报交流。(1)认为大象的耷拉的大耳朵有问题的小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