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小手真能干》设计意图:现在的独生子女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通过此活动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我班幼儿已具有初步的自我意识,对身体各器官逐步产生探索兴趣。但幼儿对身体器官的认识还很肤浅,爱护身体、保护自己的经验又比较缺乏,此活动的进行,可以使孩子认识自己的小手,知道小手的用处,对自己的小手感兴趣并萌发保护小手的意识活动目标:1.能围绕“小手”进行谈话,用简短的句子说出手的用处。2.能较积极地参与谈话,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重点:用简短的句子说出手的用处。难点:能用较积极、连贯的语言地参与谈话。活动准备:1.自编关于手的谜语。2.白纸一大张,笔。活动过程:一、歌表演:1、《假如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引出主题。2、教师与幼儿共同做律动“小手拍拍”,引入活动。3、教师: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拍一拍、捏一捏、敲一敲、还会和我们的客人打招呼。二、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并相互比一比。1、引导幼儿知道手的大小不同,但每人都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2、每只手上有5个手指头,手指的名称不同(有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3、手指有粗有细。三、师生一起唱歌曲《大拇指》。1、创设谈话情景,激发幼儿的谈话兴趣。(1)老师用猜谜语的方式创设谈话意境,调动幼儿的积极性。(2)以提问的方式引出话题。你们的小手除了可以用来穿衣、吃饭,还能做什么事情?2、引导幼儿围绕小手集体讨论。老师出示白纸。幼儿说出小手的用处,老师用简笔画的形式归类记录在白纸上。3、引导幼儿互相交流妈妈的手能为小朋友做哪些事情。妈妈的手能为别人做哪些事情,小朋友的小手能做哪些事情。如:用手拿东西吃,收拾玩具,整理图书,画画等。激发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愿望。4、看《幼儿画册》中的“小手真能干”,拓展对小手的用处的经验。5、操作练习。兔妈妈:"我的宝宝真能干,会用筷子夹糖。妈妈昨天不小心把一些豆子混在一起,可怎么办呀兔妈妈:"谁愿意帮助妈妈,先用筷子夹豆子,放在盘子里,端着盘子走到放豆子的篮子跟前,把红豆子和绿豆子分开!"请一名幼儿上来示范。拍手鼓励。兔妈妈:"你们都想帮妈妈吗?请你们去夹。"(幼儿操作,教师随机帮助指导。)四、出示受伤小手的图片1、引导幼儿讨论:怎样保护手。如:冬天洗完手要擦油,出门腰带手套;勤剪指甲,不拿刀、剪等物品做危险的事情。2、老师小结谈谈活动,使幼儿体会小手的用处很大。知道要保护小手,不玩危险的东西,不要将手弄破。(1)再次学习这个谜语,强化幼儿对小手作用的认识。(2)启发幼儿说出小手还有哪些作用。(3)进行活动总结评价。五、幼儿剥桔子,送给好朋友吃。师:老师口渴了,你们也口渴了,你们愿意帮助老师用你们能干的小手剥一些桔子给好朋友吃吗?幼儿动手剥桔子,相互给好朋友吃。师:桌子被我们弄脏了,快用你们能干的小手帮老师收拾一下吧,我来看一下,哪双小手最能干。教师小结:我们的小手真能干,会和客人打招呼,还可以帮助好朋友剥桔子,还会打扫卫生,做许多事情。六、启发幼儿到不同的活动区中,自由选择喜欢的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如:用橡皮泥做面条等各种食物、用香蕉沙拉酱做水果沙拉、用水果印章的形式装饰小手套、用小珠子传成项链等活动,引导幼儿进一步体验小手的能干。附:谜语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都靠它,它是我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