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的改革1、教材观的改变2、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3、教研方式的变化一、思品课的改变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1、生活德育理念内容从儿童生活的角度来选择学习者成为生活的当事人教材中的我和学习中的我一致2、儿童为本的方针学生给老师当人梯尊重儿童,把儿童当人,走近儿童我们要创造一个合适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推选适合教育的儿童。——麻省大学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3、以活动为教学的基本形式选择适宜的活动形式重视活动的整合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开放性的组织活动4、有效的道德学习真正的教学是一种真教育5、自主的道德学习二、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让学生在解惑中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案例:《我们并不拥有无限》6、强调师生互动,形成学习共同体三、品社教材新理念和新特点1、以儿童生活中遭遇的问题为话题,与学生对话为文本2、教材是引发儿童活动的范例3、教材是能够与儿童进行对话,儿童进行创造的文本。4、教材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活动的拐杖。5、教材是促进学生进行知识的构建三、品社教材新理念和新特点1、把握住教材的范例性。2、把握教材的对话性。3、联系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何使用教材?三、品社教材新理念和新特点如何读懂教学文本?了解哪些学情?要从预设有效的教学方案着手四、实施有效的教学1、教学引入2、活动的展开3、对话式、活动化教学指导学生有效学习四、实施有效的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学习体验学习情景学习探究学习解决问题学习评价:引导、激励、升华、矫正、总结态度能力评价学生作品评价学生行为评价纸笔测试评价对品德学业评价的改革四、实施有效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