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教学设计浮山县城关小学秦芳[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人教版)第十二册[教学目标]1、认识圆柱,了解圆柱各部分名称,掌握圆柱的特征。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3.从实际生活入手,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4、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探索,培养学生发展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难点]1、理解并掌握圆柱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重点。2、认识圆柱侧面的特征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教学资源]圆柱体的实物模型、相应电脑课件、剪刀、尺。[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喜欢。)那我们就做一个摸一摸的游戏好吗?瞧,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里面装了几种物体,其中有我们学过的,也有我们没学过的,看看谁能把我们没学过的物体摸出来?师:(摸的真准。)你能说一说为什么没摸出其他的物体吗?生:因为那些物体的面都是平平的,这几个物体有一个曲面,能够滚动。师:你可真聪明。像这样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能够滚动的物体,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新朋友——圆柱。2.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反思:采用游戏导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摸一摸的游戏中初步感受圆柱的特征。然后通过对比、辨析强化对圆柱的认识,使课堂自然、真实、生动。]二、探求新知1、举例:谁来说一说,在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也是圆柱形的?(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老师也找了一些圆柱体实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像铅笔、圆柱形的水桶、柱子等它们的形状都是圆柱,再有罐头盒、茶叶筒、树桩等物体,它们的形状也都是圆柱形的。沿着这些圆柱形物体的轮廓画线,可以抽象出它们的圆柱体几何图形。(课件演示圆柱体实物。)2、师:看来圆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生:我想知道圆柱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生:我想知道圆柱弯曲的那个面究竟是什么形状的。生:我想知道圆柱有什么特征。师:从大家的问题当中,老师看出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自学能力一定也很强,所以老师想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己到书中去寻找答案。3.自学并观察圆柱形状的实物。师:独立阅读课本31页和32页的内容,注意边读书中内容,边用笔画一画。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要结合你手中的圆柱体,用眼睛看一看、用手摸一摸来感知圆柱的这些特征。[反思:概念教学要求严密性和准确性,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要求学生边看书边观察实物,使知识得到整合。]4.汇报并认识圆柱的几何图形。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呢?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介绍你们所了解的圆柱呢?生:我知道了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它们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生:我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叫做侧面。生:你发现了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师:你们可真了不起,能准确地概括出圆柱各部分的名称来。现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圆柱的各部分。(课件演示)圆柱有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有一个弯曲的面叫做侧面。底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你是怎样理解完全相同呢?(认为一模一样就是完全相同。)师:那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这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呢?生:可以测量底面直径或半径来验证。生:可以用卷尺或线绳测量周长来验证。生:沿着模型在纸上画出一个圆,再把模型倒换过来比较。生:剪出来比较[反思:让学生学会数学的思考,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学生发现圆柱的两个底面相等只是源于对圆柱的生活感受,而当他们利用教师提供的学具,采用不同的方法验证了自己的发现时,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兴奋的行为状态,就更容易参与到下面的问题解决中去。]师:你们的办法可真多啊!现在,咱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圆柱体上下底面重合图。)5、认识圆柱的高(1)(出示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柱)师:这两个圆柱有什么不同?生:高不同师:你怎样理解圆柱的高呢?生: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师:很好。我们在表示高时,一般连接两底面圆心的距离,也可以表示在圆柱的侧面(课件演示圆柱的高)师:那么你能找出圆柱有几条高呢?它们的长度怎样?生:无数条。它们的长度都相等(板书:圆柱有无数条高,每条高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