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班角色游戏《大灰狼与小白兔》秦锦丽临县县直机关幼儿园一、游戏的前期思考(一)游戏来源托班幼儿刚入园,初到陌生且没有熟悉的亲人的幼儿园环境中,由于依恋而产生分离焦虑,形成烦躁、忧伤、紧张、恐慌、不安等消极情绪,甚至个别幼儿情绪不愉快还会影响其食欲、正常睡眠等在园的一日生活。为了尽快安定幼儿的入园焦虑情绪,转移和分散他们想念亲人的注意力,帮助他们尽快地熟悉并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笔者组织幼儿开展了这个游戏。在这个游戏中,教师的角色既是兔妈妈,也是大灰狼。(二)游戏资源分析1、已有经验的利用。孩子们大都有大灰狼是凶狠的动物、小白兔是可爱的动物的相关概念,还知道大灰狼最喜欢吃小白兔。2、故事和头饰的使用。游戏前,教师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幼儿,让幼儿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游戏中,幼儿戴上小兔的头饰进行游戏,使游戏开展得更加生动和形象。3、场地的创设。教师利用幼儿的座位,将它们设为每只小兔的家,活动室的其它剩余空间设置为草地。二、游戏方案及分析(一)游戏预定目标1、能愉快地参与游戏,感受集体游戏和集体生活的乐趣,缓解分离焦虑带来的消极情绪。2、能认识并找到自己的座位。(二)游戏资源:大灰狼头饰一只;小兔头饰与幼儿人数相等。(三)游戏过程1、出示大灰狼的头饰,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师:“这是谁呀?它来我们这儿干什么呢?谁知道?”幼:“是大灰狼,它要吃小白兔。”师:“小白兔正跟着兔妈妈在草地上吃青草,它们一听到大灰狼的脚步声,就赶紧跑回自己的家,把门关得紧紧的,不让大灰狼进来。可是,有的小兔找不到自己的家,就被大灰狼抓住了。”帮助幼儿戴上头饰,开展游戏。师:“现在我当兔妈妈,你们是小兔,小兔和兔妈妈一起到草地上吃青草吧。师生一边念儿歌:“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愉快。”一边跳到活动室的一角)竖起耳朵听一听,是不是狼来了?”幼:“没有,没有。”(孩子们很认真地听)于是兔妈妈继续带着小白兔吃吃嫩青草。师(兔妈妈):“我听见大灰狼的脚步声了,小白兔快回家,把门关得紧紧的。”大部分的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快速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然后用小手捂住眼睛表示关门。个别没有及时找到自己家或找错家的小兔就被大灰狼抓起来了。教师根据幼儿在游戏中能否找对自己座位的情况,反复地开展游戏。简析:刚入园的托班幼儿,对周围的环境还比较陌生,经常找不到自己的座位、坐错位子。在游戏过程中,几个爱哭闹的幼儿刚开始没有参与游戏,但他们停止了哭闹,坐在一旁静静的观看。第二、三遍游戏时,有几个幼儿在老师的鼓励下参与了游戏,剩下的个别幼儿虽然还是不参与,但伴随游戏的开展,他们受到了游戏氛围的感染,跟着发出了开心的笑声。这个游戏,不仅让他们在紧张、刺激、愉快的游戏氛围中忘记了哭闹,还慢慢地学会了寻找自己的座位了。)四游戏生成活动(游戏延伸)大灰狼抓住小兔后,决定要吃兔子。就对小兔子们说:“这只兔子太脏了,我先给它洗一洗,然后来吃它。你们帮我想想,我要先给它洗哪里?”“洗头、洗手、洗脚、洗脸„„”孩子们七嘴八舌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第一次我根据孩子们说的部位洗。洗好后说:“好像没洗干净,再洗一遍,再洗一遍。”这一次,我按身体的结构顺序给这只小兔从头洗到脚。边洗边说:“洗洗头,洗洗头;洗洗脸,洗洗脸;洗洗脖子,洗洗脖子„„”一些孩子在教师的不断重复下,也跟着一起说。简析:这次游戏的开展,我在幼儿已经熟悉游戏规则的基础上,及时增加了洗澡的环节,并模仿托班幼儿最喜欢的天线宝宝说话的口吻,不断地重复说出身体的个个部位名称,引起幼儿跟着学说的兴趣,从而初步认识了身体的结构顺序。新增的游戏环节使幼儿有了新的游戏兴趣点,增强了他们的游戏兴趣。大灰狼在给小兔洗手时,一边用这只小兔的手做示范,一边说:“搓搓手心、手背、手指缝,洗好后,小手会唱歌:(甩三下),然后开大炮,这样小手就很干净了。”其它的小兔看见了,都纷纷伸出手来一起跟着边说边做。我发现孩子们对甩三下手,唱和开大炮的动作很感兴趣,于是就强调:“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