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单元教学设计展能课例根据此次国培学习的中心思想,就是要我们老师们采用“单元教学设计”来组织教学。当然,教学设计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否,也对后续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很多人理解的数学就是去做题,刷题,考前更是题海战术,然后就考高分,殊不知一堂好课,让学生当堂记住重点知识,并且收获成就,能够积极评价自己,这不是照本宣科的教学能够达到的。做好数学单元教学设计,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一单元的知识,使教师对整个单元或整章知识的结构都有着很清楚的认识,会让你知道在什么时候讲到什么程度,会让你更好的把握教材,解读教材,进一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会让学生对一个模块或一个单元的知识有一个系统的理解,让学生能够知道本单元的章节和后续章节的联系,从而有目的、理解性的去学习了。我认为目前新课程对数学学科的单元教学设计有如下要求:1.教学设计要充分体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2.教学设计要突出对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的设计。为学生提供探索与交流的时空。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对话;让学生参与广泛的合作与交流。3.教学设计要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方法的应用,数形结合、简化、建模、方程,一一对应等等思想的吸收和数学情感的投入。提高学生的素养,就必须化知识为智慧,积文化为品质。4.教学素材要来源于现实。通过引入的生活情景,促使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有意思的就是引入来源于现实生活,来源于学生的现实旨在解决现实问题,让学生有了很好的参与意识。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发生在身边的数学知识能力与方法的再现,让学生对数学新概念产生亲和力。5.教学设计要体现知识的生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要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6.教学内容呈现的形式要丰富多彩,要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如故事、场景、动画、游戏、实验等。所以说单元教学设计不仅对教师教学有很大的帮助,对学生学习本单元的基础知识也是大有益处的。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都应提倡单元教学设计。那么单元教学设计究竟需要设计什么?首先,是单元教学内容的分析,就是确定要教什么。把单元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单元内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结构、体现的思想方法,以及完成学习任务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和思想方法等进行分析。这其中包括:1.单元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2.单元教材编写意图(含课标要求理解分析):教材中的单元知识走向和逻辑链,特别是每一节课内容在单元中的地位,教材编写的意图等方面;3.单元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教学内容分析应该建立在教师良好的数学素养之上。可以在教学组内或学区中心集体研讨,或专家的指导下完成。其次,是学生情况的分析,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心理,认知水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掌握程度,学习起点的能力与学习特点等。包括:1.学习该单元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包括知识技能和方法);2.学习该单元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3.学生学习该单元内容可能的困难;4.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学习习惯和学法分析。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分析应该有“前测”作为科学依据,不能仅凭经验判断。学生分析是个性化的工作,不能由他人的结果简单代替自己的学生分析。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的“前测”往往可以通过访谈实现,可以是抽样,也可以是有针对性的,如对于学困生做特别的访谈,可能会发现他们身上所具有的学习要素。学生分析应体现在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再者,教学目标的设计。这是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常完成的子目。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重点、难点。教学目标是为学生的“学”所设计,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的。教学目标是个性化的,又是尊重数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生未来学习需要的。同时,教学目标的制定应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思考,但具体形式不一定逐条对应。教材分析和学生分析是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和前提。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教学目标在学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