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乐活动设计《下雨了》兴平市机关幼儿园王晓敏活动名称:下雨了(音乐活动)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大雨和小雨的不同节奏,熟悉歌曲内容。2.尝试用小乐器进行分奏表演《下雨了》,培养演奏的兴趣。活动准备:1.挂图《下雨了》,音乐CD《下雨了》,大雨小雨的声音和图卡。2.节奏卡.3.打击乐器:铃鼓、响板人手一个。活动过程:一.老师和小朋友们互动,引起兴趣.嗨嗨小朋友好嗨嗨王老师好(运用此方式和孩子打招呼,为后面节奏型做铺垫.)二.教师出示挂图,并导入主题.1.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幅挂图,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引导孩子说出: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聚在草地上玩,不一会,天上飘来了乌云,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雨声)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挂图,感知情境.师:发生了什么事情?(下雨啦).小鸡的羽毛淋湿了,它发现下雨了,可是在树下玩耍的小兔、小狗还没发现。怎么办呀让我们和小鸡一起把这个消息告诉树下的小兔、小狗吧!(下雨啦、下雨啦,大家快回家吧)收挂图。三.引导孩子尝试用声音及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播放大雨和小雨的录音,幼儿聆听,并说出听到的感受,感知两种雨的不同,并用自己的声音和肢体动作表现出来。四.播放音乐,幼儿感受节奏,并利用图谱记歌词。1.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可随音乐拍出节奏,听完后提问,听到了什么,引出图谱。2.幼儿随图谱自己唱出歌词,加深歌词记忆。3.再次播放音乐,幼儿用动作来表示雨声,边唱边做。五.尝试用乐器代替雨的声音,感受演奏的乐趣。1.出示两个小乐器铃鼓和响板,幼儿感受它们的声音,并选择出那个可以演奏大雨,那个可以演奏小雨。2.将幼儿分成铃鼓和响板两组,播放音乐《下雨了》,幼儿尝试自己用乐器演奏雨的声音。3.将两组交换,再次进行演奏,加深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