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导语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同时又是一个特别需要合作的社会,需要我们的孩子在树立竞争意识的同时,树立合作意识,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独生子女逐渐增加,家庭结构发牛变化,孩子成了家庭的“中心”,可以说,现在孩子生活得够幸福的可是,事实上却有许多孩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不愿与他人交往,不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就是其中的问题之一。那么,如何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呢?这就是今天要和各位讨论的话题。二、授课目的1、让家长了解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的重要性,增强做好这方面工作的意识。2、让家长掌握引导孩子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三、授课主要内容今天,先给各位家长讲几件事。一所大学,开学三日了,还有些十八九岁的男生躲在宿舍的被窝里想家抽泣。有的同学心中没有别人,夜里上厕所时,开门、关门、说话的声音都很大,影响了别人休息,自己还不当一回事。有一位大学生,是当地的高考状元,进入大学才两天,就觉得“这个世界太冷漠”,“没人关心他”,最后因“无法与‘陌生人’合作”而离校出走几十天。还有这样的一件事,有一位高科技工作者,在科技方面很有才华,但是他性格孤僻,和所有的人都无法交流,他觉得活得很不舒心,只好买了一条狗,整日以狗为伴,因无法与人沟通、与人合作,他的研究也始终出不了成绩。另外,美国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调査的结果证实:在数千名被解雇的男女中,人际关系不好的比不称职的高出两倍。在一些单位里,新进来的工程师、科学家,学识、智商都很高,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一些人成绩斐然,另一些人黯然失色。这几件事都说明一个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事实都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保证,一个人只有学会与他人友好地相处,才能奔向成功。小时候,能与小伙伴友好相处.感受伙伴的友善和集体的温暖,可以使孩子心胸变得开阔起来,性格开朗,精神振奋。一个人考上好的初中、高中、大学,靠的是分数,而个人步入社会站住脚并取得成功,靠的就是能力。“与人合作”,与他人能很好地相处,是人生存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作为孩子的父母,如果对孩子的未来负责,就不能只关心他的考分,更应该关心他们全面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使他们成为一个社会人,能与他人和谐相处,这样,才能让他们施展才华,走上成功之路。我们首先要了解,为什么有些孩子不能很好地与他人相处,不合群,这样才能找到引导他们学会与他人相处的方法。其实,有些孩子不能很好与他人相处是有多方面原因的。归纳起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环境的影响,现在大多数家庭都住在楼房里”邻里之间很少往来:老人怕孩子出危险,很少让孩子出去玩;保姆代替了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却造成了亲子间感情疏远。总之,近年来我国出现的这种“四二一”家庭结构,使孩子的家庭生活方式为:一人玩要、看电视,或与老人、父母一起玩等。现代居住环境不断变化,人们居住的场所逐渐具有髙层封闭的特点,邻里之间咫尺天涯,互不往来,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使孩子缺乏与人交往的机会,造成交往能力低下。第二方面来自教育。有些父母对孩子爱的方式不当,使孩子逐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以自己为中心,习惯了谁都要顺着自己,不懂尊重别人,不懂关心别人,自私自利,待人不真诚,对人粗暴无礼,不顾別人感受等,造成与他人关系不好,没有多少朋友,也就缺少与他人交往的机会,造成交往能力低下。第三方面则来自于孩子自身体质。有些孩子因为体弱,在集体活动中表现出总是弱者,受到小朋友的歧视。经过一段时间,孩子便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变得腼腆、懦弱,不再喜欢与别人交往,即使勉强聚在一起也常会不欢而散。同时,人的天生气质各有不同,有的外向活泼,有的内向拘谨,内向拘谨的孩子较难以与人交往。不管来自何种原因,只要孩子缺少与他人交往、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人交忭的能力低下,就会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妨碍孩子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有一个读初中的女孩,从小母亲倍加呵护:一个人出门怕出事,跟别的孩子玩怕受欺负,参加班级活动怕影响学习。在母亲的“精心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