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就看见了万石植物园里那颗来自异域的吊瓜树引起女儿的兴趣,看完简介,她就急切地寻找起“吊瓜”来。“找到了!妈,快过来看吧!”顺着女儿指的方向望去,我只看到无数茂盛的枝叶,并未见到“吊瓜”。“没有啊,在哪儿?”“你看,就在那儿,两条,一大一小。”“但我没看见啊!”“唉哟,真笨!”女儿气得不再理会我。我揉揉眼睛再找,仍然没见到梦寐以求的吊瓜,我沮丧到极点,甚至怀疑起自己的智商来。我索性不再寻找,绕着树转圈,转到吊瓜树的另一边,我再抬头女儿说的“吊瓜”不就在那儿吗?但刚才我为什么没看见呢?我又回到原来站的位置,原来我的视线刚好被一簇较密的枝叶遮住。但女儿为什么看得见呢?我试着蹲下身子,这回我也看见了——那一大一小的“吊瓜”。那次,我查阅某些学生操行评语,其中一份评语特别尖锐。那评语的主人肯定是班主任恨铁不成钢的对象。难道这孩子真没有任何可以“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吗?班主任肯定地说:“没有,我教了十几年书,从没见过这样的孩子,每次考试都不及格……”在班主任的眼中,那孩子简直就是世上最多余的人。“如果他是你的孩子,你还认为他没有什么可爱的地方?”那班主任沉思了一会儿,说:“还是有的,他爱自己的班级,每天抢着擦黑板、讲台桌……不过都是些小事。”“那就记下这些美好的小事吧!让他相信自己不是个一无是处的人!”班主任若有所思。我想:换个位置,换个角度,就看见了——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