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与人文管理相结合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吉林省长岭县第四小学刘丽风几年来,我校一直围绕“以质量求生存,靠特色促发展”的办学理念,树立“向课堂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管理要质量”三大质量观。在教学常规管理工作中实施了人文与制度相结合的方法,使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出现良好势头,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全县小学教学质量检测中,连续七年取得优异成绩。下面就我校“如何抓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谈谈我校的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一、加强队伍建设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水平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提高领导管理水平。(1)进一步加强学校班子成员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进一步完善领导岗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领导考核制度,建立评价机制,树立全局意识、发展意识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班子成员能发扬团结奉献精神,思想上有活力,工作上有创新力,管理上有凝聚力。即能做到“方向上同心同向,思想上同心同德,行动上同心同行”。各项工作能够想在前面,走在前面,干在前面,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和教职工效仿的榜样,深受全体师生的好评。(2)我们完善了班子成员学习制度、包年组制度、深入教学制度等。我们在教学领导层面大兴学习之风,研究之风,探讨之风,不断提高领导自身素质,从而带动全体教师形成研究氛围、学习氛围。所有班子成员都能做到每学期看一本好书,写一篇以上有关自己分管工作方面的文章,尤其是业务领导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网络研修活动,掌握过硬的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技能,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指导课堂教学。包年组工作也都能做到深入务实,讲求实效,确保了班级间的均衡发展。(3)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课改项目实验研究领导小组,业务领导对省、市、县三级课题研究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做到领导班子人人参与到科研中,成为教育科研工作的先行者。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素质。(1)加强了师德建设。我校在队伍建设工作中,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常抓不懈,有效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学杜顺做人民满意教师”、“献爱心”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主抓德育的领导平时十分注重教职工主人翁意识的培养,让教职工关注学校的发展,广大教师做到了廉洁从教,勤奋工作,树立了良好的师表形象。(2)以“4583”行动计划为统领,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一是我们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实施了“十个一”工程。通过集体学习、教师自学、讨论、交流、写心得体会、外出培训学习做专题汇报、骨干教师做教学经验介绍等形式,使全体教师在研讨中吸收、消化新的教改信息和教育理论,逐步确立新的教育理念,然后,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二是要求教师加强学习。在读书的基础上,教师养成了摘抄笔记和写随笔的习惯,每周撰写教育反思、教学札记。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交流中领悟到对新课程理念的感悟,加快自己教学方式的改进,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实现从教学经验到教学理论的升华。三是注重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技术的能力,逐步实现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整合。几年来,我校教师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专任教师业务能力不断增强,涌现出了省级骨干教师一名,市级骨干教师十名,县级骨干教师七名。1二、严格教学管理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确保教学秩序井然(一)、切实加强课程管理严格按照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把各种课程开全开足,决不随意加课减课。把教师在课程计划执行中有无违规现象作为评优选先的依据,并与奖惩挂钩。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校长、业务副校长、教导主任,每天从晨读开始到放学结束,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或未按规定时间放学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规定进行处理。(二)、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实现有效教学。我们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