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十七第17框题认识依法治国_____班姓名__________导学提纲:1.了解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基本要求2.了解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3.理解法治与德治的关系导学练习:一、填空1、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就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2.________________,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3.依法治国的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坚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前提。7.社会主义建设既要坚持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相结合的治国方略预习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依法治国的“法”是指()A、刑法B、法律C、民法D、宪法和法律2、()“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这是经过古今中外历史证明的真理。这告诉我们A、国家的兴衰取决与法令的实行B、与法律相比,其他社会规范并不重要C、依法治国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保障D、只要国家兴旺,法律自然会得到贯彻3、()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从法律与道德角度理解这段话,正确的是A.我国法律是道德的保障B.我国法律对违背社会主义道德的行为予以约束和制裁C我国法律是依据道德的要求制定或认可的D.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相互代替4、()市场经济本质上是A、商品经济B、自然经济C、法制经济D、非公有制经济5、()依法治国的前提是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6、()2009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统计法(修订案)》、《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两部法律,这体现了社会主义法治基本要求中的A、有法可依B、有法必依C、执法必严D、违法必究7、()有人说:“法律使人不敢犯罪,道德使人不愿犯罪。”这说明()①道德比法律更有效②法律比道德更有效③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性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④德治以其感召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8、()今年以来,中国掀起了新一轮声势浩大的反腐风暴,许宗衡、郑少东等13名省部级高官密集落马,两人已判死缓。中央对贪官的查处表明①我们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坚强决心和鲜明态度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对违法犯罪的高官应罪加一等③不论是谁,不论其职务多高,只要触犯党纪国法,都要受到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④任何公民都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违法行为都必须承担法“律责任,受到法律追究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9、()我国不仅确立12月4日为“法制宣传日”,同时还将9月20日设定为“公民道德宣传日”,坚持把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因为A、我国正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B、我国正在推行以德治国C、社会主义道德补充着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D.法律调整的范围比道德广10、()盐城市提出,“十一五”期间努力在苏北率先建成最安全地区,建设法治盐城、平安盐城、文化盐城、诚信盐城、绿色盐城。建设法治盐城①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重大举措②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保证②是盐城市一切工作的中心④有利于保障盐城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协调发展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1、()继查处“苏丹红一号”的事件、齐齐哈尔第二制药有限公司的“假药案”,又查处了有毒红心鸭蛋。“三鹿毒奶粉事件”食品、药品安全的警钟一次次敲响。这些事件的存在说明①国家应加大执法力度,依法打击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行为②应加强对企业、公民的法制教育和诚信教育③消费者应提高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④在现阶段,我国立法体系已经很完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2、()近两年来,我国各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