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第周第导学稿课题电荷课型新授课执笔人备课组审核级部审核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3、了解原子结构,知道元电荷、自由电子和电荷的移动教学重点电荷种类及相互作用,验电器原理,原子结构教学难点原子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原因教学方法学生自主活动内容一、预习自学:思考: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为什么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如果我们身上穿了化纤衣服,衣服会粘在皮肤上,在晚上脱衣时,有时会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甚至会出现火花。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什么?1、动手做实验:用毛皮摩擦橡胶棒,用丝绸摩擦玻璃棒,然后分别把棒靠近纸屑,乒乓球等轻小物体,记录观察现象:______。说明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____。小结:物体具有了的性质,我们就说物体带了电,或说物体带了电荷。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做。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接触带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感应带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两种电荷观察实验: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动手实验:用手捋散开的塑料包装绳,捋的次数越多,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讨论分析以下材料: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各种各样的物质带电。带电后的物体凡是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排斥;凡是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的,必定跟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互相排斥。你能归纳出什么结论:。(1)正电荷和负电荷正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负电荷:指被摩擦过的棒所带的电荷,可用“-”表示。(2)电荷间的相互作用:。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1)利用带电体的性质来判断(即带电物体都有的性质)例1:如果一个带电体吸引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例2:如果一个带电体排斥一个轻小物体,能否判断这个轻小物体也带电?(2)用验电器来检验。演示实验: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此时金属箔片带_______电,用力多摩擦几下橡胶棒,再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变____________,验电器金属箔片张开的角度不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课本99—100页,完成以下问题5、电荷的多少叫,用字母Q表示。电量的单位是,简称库,符号是。6、原子的结构元电荷(1)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和组成的。原子核带电,电子带电。电子是带电的最小微粒。人们把最小的电荷量叫,常用符号表示。e=C(2)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与核外所有电子的负电荷在数量上,整个原子对外,即整个原子呈中性。7、电荷在导体中定向移动观察实验:取两个验电器A和B。用金属杆把A和B连接起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A,可以看到A和B的金属箔都张开了。改用橡胶棒把A和B连接起来,重做上面实验,可以看到只有验电器A的金属箔张开,而B仍然闭合。小结:实验现象说明:电荷在金属杆中移动。导体是的物体,常见的导体有等;绝缘体是:的物体,常见的绝缘体有等。金属靠__________导电。二、自我检测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荷的单位是()A、库仑B、安培C、焦耳D、伏特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A、用头发摩擦过的钢笔杆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