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基础知识基础技能1.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按照导电性能的不同,可以把物质分为三类:(1)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如金属、石墨、酸碱盐溶液、大地、人体等;(2)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如木棍、橡皮、玻璃、塑料、油等;(3)导电性能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体叫做半导体,如锗、硅、砷等,主要应用于电子工业。释疑点如何区分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分是“容易导电”和“不容易导电”,不能说成:“能导电”的物体叫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因为绝缘体并非绝对“不能导电”,只是导电性能较差,不容易导电。即使同样是导体或绝缘体,其导电或绝缘性能也不相同。由图可以看出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界限。(4)应用:家庭用电线路要注意防止绝缘部分破损,例如灯座、插座、插头的绝缘壳可能破裂,电线的绝缘皮会磨损,都要注意保护。电线接头处要用绝缘胶布缠好。室内电线不要跟金属连在一起,要注意保持绝缘部分干燥,不要用湿手按开关,更不要在电线上晾衣服。良好的导体和绝缘体都是理想的电工材料。常用的电工用品都有很好的绝缘层,可有效防止触电。【例1】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塑料直尺B.铅笔芯C.铁制铅笔盒D.金属小刀片解析:绝缘体是由不容易导电的物质组成的,它可以用于绝缘和防止漏电,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橡胶、干松木等。而金属是良好的导体,铅笔芯由石墨组成,是导体,故正确选项为A。答案:A2.电阻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用电阻来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导体的电阻越大,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电阻的符号是R。不同的导体,电阻一般不同。谈重点电阻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加在两端的电压无关。【例2】下列关于电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没有被连入电路时便没有电阻B.导体的电阻与通过的电流有关,电流越大,电阻越小;电流越小,电阻越大C.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电阻就越大D.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解析: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与导体本身的材料、长度、粗细以及温度有关,而与其通过的电流和两端的电压无关,与其是否接入电路也无关。答案:D3.电阻的单位(1)电阻的单位是“欧姆”,是用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姓氏来命名的。欧姆的符号是Ω。常用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2)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下:1kΩ=103Ω,1MΩ=103kΩ=106Ω。(3)几个常见电阻值:小灯泡的电阻为5~50Ω;日常用的照明灯泡工作时电阻为100~2000Ω;实验室用的铜导线,每根的电阻为0.01~0.1Ω,通常可以忽略不计;人体干燥时,双手间的电阻为1000~5000Ω;人体潮湿时,双手间的电阻为200~800Ω。【例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40Ω=240Ω/(1000kΩ)B.240Ω=240Ω×kΩ=0.24kΩC.240Ω=240×kΩ=0.24kΩD.240Ω×=0.24kΩ解析:A项中没有乘进率,并且出现了Ω和kΩ两个单位相除的错误;B和D项也存在着相同的问题,正确的换算应是240Ω=240×kΩ=0.24kΩ。故C项正确。答案:C基础方法基本能力4.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导电性能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干燥的木材不能导电,但潮湿的木材却可以导电。这说明导体和绝缘体不是绝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如图所示,用酒精灯给废灯泡的玻璃心柱加热,在玻璃心柱温度不断升高而发红的过程中,灯泡后来逐渐亮了起来。表明本来是绝缘体的玻璃心柱在温度升高时变成了导体。这一现象说明,导体和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5.金属导电的微观解释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这些电荷能从导体的一部分移动到另一个部分。在金属导体中,部分电子可以摆脱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地移动,成为自由电子,因此金属靠自由电子导电。而一般非金属中,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子,因此非金属不能导电。金属内的自由电子示意图释疑点绝缘体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绝缘体内部几乎没有自由移动的电荷。【例4-1】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