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张骞通西域【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记住西域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域都护设置的时间。2、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过程;3、理解张骞出使西域的意义及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学习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出使西域。【学习难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及其完成情况。【课前预习】【学法指导】列表记忆能使头绪复杂的知识条理分明,是帮助记忆的一个好方法。【预习自测】1.狭义的西域是指。2.为了夹击,汉武帝派出使西域。3.玉门关和阳关位于今天的省境内。4.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是,从出发。5.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西域与内地的联系日益密切。内地精美的和等产品,先进的和技术传到西域。6.西域是指今天的地区,它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是在公元前年,当时西汉政府设置了。【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西域是指什么地方?2、汉武帝派人出使西域的原因是什么?【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西域都护是在什么情况下设置的?它的设置有什么意义?探究问题二: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与第一次相比,有哪些相似和不同的地方?【当堂检测】1.狭义的西域是指()A.今西藏地区B.河西走廊C.今西北地区D.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2.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A.大秦B.西域C.安息D.新疆3.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A.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B.与西域各族通好C.准备设立西域都护D.开通丝绸之路4.西汉前期,威胁西汉王朝的北方少数民族被称为()A.匈奴B.大月氏C.羌族D.乌孙5.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始于()A.公元前202年B.公元前138年C.公元前126年D.公元前119年【课后反思】【课后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司马迁在《史记》中说:“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张骞凿空,其后使往皆称博望侯(张骞被封为博望侯),以为质(诚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之。”联系课本知识,请回答:(1)此处的“张骞凿空”是指什么事件?当时在位的皇帝是谁?(2)西北国何时“始通于汉”?(3)为管理西北国加强其与内地交流,汉于何时设立了什么机构?这一机构的设立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