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学习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3.说出基因型、表现性和等位基因的含义学习重点:1.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2.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过程P(纯种)黄色圆粒×绿色皱粒F1F2黄色圆粒:::绿色皱粒比例:::2.实验分析(1)亲本为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为种子的颜色,即和种子的形状,即(2)F1全为黄色圆粒,说明对为显性,对为显性(3)F2中有四种性状表现,其中、是不同于两亲本的形状重新组合类型(4)F2中粒形的分离比为,粒色的分离比为。表明豌豆的粒形和粒色的遗传都遵循3.讨论:从数学角度分析,9:3:3:1与3:1能否建立数学联系,这对理解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结果有什么启示?4.练一练:孟德尔用豌豆做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不必考虑的是()A.亲本的双方都必须是纯合子B.两对相对性状各自要有显隐性关系C.对母本去雄,授以父本花粉D.显性亲本做父本,隐性亲本做母本二.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1.假说(1)假说豌豆的圆粒和皱粒分别由遗传因子控制,黄色和绿色分别由遗传因子控制,则纯种黄色圆粒和纯种绿色皱粒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和,F1的遗传因子组成是,表现为黄色圆粒(2)F1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这样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它们之间的数量比为比为(3)受精时,雌雄配子结合是,因此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种,性状表现为用心爱心专心1种:黄色圆粒、绿色皱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他们之间的数量比是2.遗传图解填写下表,写出遗传因子组成及表现型PYYRR×yyrr黄色圆粒绿色皱粒减数分裂减数分裂配子受精F1黄色圆粒减数分裂F1配子F1配子YRYryRyrYRYryRyr3.练一练:假如用黄色圆粒与绿色皱粒两种纯种豌豆杂交,F2获得100粒绿色皱粒豌豆,从理论上推算,所统计的F2种子总数目应为粒,其中黄色圆粒有粒,杂合绿色圆粒,纯种黄色皱粒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1.方法:,即让F1与杂交作用:(1)测定F1产生的及比例(2)测定F1的组成(3)判定F1在形成配子时的行为2.测交遗传图解:测交杂种子一代隐性纯合子YyRr×yyrr配子YRYryRyryr(100%)(1/4)(1/4)(1/4)(1/4)基因型:性状:比值:3.结果:用心爱心专心2孟德尔测交实验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相符,从而证实了:(1)F1是(2)F1产生类型比例为的配子.(3)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不成对的遗传因子.4.练一练:某个体(DdTT)与双隐性类型测交,其后代遗传因子组成有()A.一种B.两种C.三种D.四种四.自由组合定律1.适用范围:相对性状的遗传2.作用时间:有性生殖形成时3.内容:(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和是互不干扰的(2)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4.实质: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5.讨论:自由组合定律的发生有哪些特征?6.练一练:自由组合定律中的“自由组合”是指()A.带有不同遗传因子的雌雄配子间的组合B.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的组合C.两亲本间的组合D.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椅子自由组合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正确的选用作实验材料是成功的首要条件.(2)在对生物的性状分析时,孟德尔首先只针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性状进行研究.(3)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即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对遗传试验结果的处理和分析中.(4)科学的设计试验程序.按到实验,到,到到总结规律的科学实验程序.2.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1)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将“遗传因子”命名为.并提出了概念.表现型: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如高茎和矮茎.基因型:指与表现性相关的,如DD,Dd,dd等.等位基因:指控制的基因,如D和d.(2)被世人公认为“遗传学之父”3.讨论: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一定相同吗?4.练一练: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之所以在研究遗传规律时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他在实验过程中选择了正确的方法.在下面各项中,除哪一项外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