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五)世界政治格局演变下的国际关系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分析解读2017·全国卷Ⅰ,35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以七国集团的发展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二战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多次轮流考查布雷顿森林体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等主干知识。试题主要考查知识迁移能力和描述、阐释事物的能力,难度适中。备考时,应熟练掌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发展演变等主干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史观等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2017·江苏卷,18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以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数据为背景材料,考查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考查迁移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016·全国卷Ⅰ,34世界经济全球化以国际组织的成立为背景材料,考查经济全球化下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利益的努力,考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角度一二战后至今世界格局的演变过程时间特征表现二战后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两极格局形成雅尔塔体系确立,“冷战”开始,两极格局形成20世纪70年代两极格局动摇世界格局从两极向多极化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局面形成;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兴起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瓦解“华约”“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雅尔塔体系瓦解,“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终结20世纪90年代至今多极化趋势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但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世界形势的总趋势是走向缓和,但又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角度二现代国际政治力量的两次组合1.第一次变动组合(1)背景①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削弱了欧洲。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方兴未艾。③民族解放运动不断发展。(2)表现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让位于美苏二分天下,美苏冷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②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二战后,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成为国际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③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亚非拉被殖民国家纷纷独立,西方国家几百年以来建立的殖民体系崩溃,第三世界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国际力量。④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分化:欧共体的建立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发展,西欧摆脱美国控制的要求日渐强烈,日本也开始执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三足鼎立之势;南斯拉夫和中国从社会主义阵营中分化出来,社会主义阵营瓦解。2.第二次变动组合(1)背景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②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③美国执行霸权主义政策,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2)表现①人类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各国共同利益不断增多,恐怖主义、网络安全、跨国犯罪、环境恶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这是各国合作的基础。②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两极格局瓦解后,意识形态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降低,各国致力于本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平、发展成为时代潮流。③霸权主义依然存在:美国继续执行霸权主义政策,各种形式的地区霸权主义也威胁着地区的安全和稳定。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2016·江苏卷)1946年,美国和苏联两国外交官向各自政府提交了研究报告,对政府的外交政策以及两国间的“冷战”产生了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驻苏大使馆代办凯南向美国政府提交了8000字的“长电报”。电文中认为,克里姆林宫对世界事务的认知根源于苏联传统的不安全感。为了求得安全,他们从未考虑与对手达成妥协,而是要将对手置于死地。凯南还将苏联描绘为一个专制传统早已与意识形态强制相整合的国家,因而它认为外部世界是敌对的。美国必须把对付苏联放在美国对外政策的首位。——摘编自周建明《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基本逻辑》等材料二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写了一篇名为《战后美国的外交政策》的报告。报告认为,战后美国争霸世界的动因是垄断资本的帝国主义扩张。美国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其竞争对手被削弱的时机,其资本已渗透到世界的许多国家,加强了在世界的经济地位。美国正在从国外和国内两个方向,集中反动力量对苏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