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十四:地形(地质)之地质作用1.(2014·浙江文综,7)下图为我国某地沿北纬38.5°所作的地质构造、地貌剖面图,图中一般地势越高地下水埋藏越深。读图,完成下题。对图中四地地质构造成因、地貌外力作用方式叙述正确的是()A.①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流水侵蚀B.②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沙砾洪积C.③地断裂下沉、黄河干流泥沙冲积D.④地断裂抬升、黄河干流泥沙堆积读河套平原周边地区图,完成2~3题。2.据图推断河套平原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断裂抬升、风力侵蚀B.断裂下陷、风力堆积C.断裂抬升、流水侵蚀D.断裂下陷、流水沉积3.距图示区域不远处,陕西省宜川县有黄河第一大瀑布——壶口瀑布,每年壶口瀑布都后退,关于其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是下切侵蚀,变深后退所致B.主要是向河谷两岸侵蚀,加宽所致C.主要是溯源侵蚀,后退所致D.内力作用,断层相对下降所致4.(黑龙江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桌山位于南非开普敦半岛北部,海拔1087米,多悬崖峭壁,因山顶如削平的桌面而得名,又叫“上帝的餐桌”。只要天气晴朗,每天都会有大片云团环绕在桌山顶上,当地人形象的把它称为“上帝的桌布”。桌山的奇特还在于这座由石灰岩构成的“餐桌”上,溪流几乎绝迹,呈现一片荒芜的戈壁滩景象,而它中部的洼地里却是一片生机盎然,其植株密度仅次于热带雨林。下图为桌山位置示意图。结合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依据。5.(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城库斯科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指出彩虹山的地质构造,并推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1、地形、地貌的成因分析。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争用的结果”,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切不可遗漏。例如,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原因:一方面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或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流水侵蚀的影响。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迷惑。例如,有关黄土高原的问题,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或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受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影响。2、板块构造学说基本观点①地球表层的岩石圈并不是完整的一块,而是被断裂带分割成六大板块,其中A为亚欧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美洲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②板块处于相对的运动状态。内部比较稳定,边界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2.两种边界与地形3、褶皱山判断方法从形态上背斜向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从岩层新老关系上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部分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部分岩层较老图示构造地貌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侵蚀后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向斜槽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常形地貌蚀成谷地成山岭图示参考答案1、C根据此地位于北纬38.5°,东经106°附近,且有黄河流经,可推知是银川平原,①地为贺兰山,地势较高,无法受到黄河干流流水侵蚀,A项错。②地位于山口地区,由黄河的众多小支流形成沙砾洪积,不是干流洪积形成的,B项错误。③地有黄河干流流经,断裂下沉后黄河的泥沙在这里冲积形成冲积平原,C项正确。④地地势较高,黄河干流无法向高处堆积,D项错误。2、D据图可知河套平原附近为高原,而且此处有较多断层。如果断裂抬升就无法形成地势较低的平原,排除掉A、C;结合黄河流经此地,可知还与流水沉积作用有关。选D。3、C下切侵蚀使河谷变深;向河谷两岸的侵蚀,使河谷变宽;只有溯源侵蚀能使河谷变长,河谷后退。选C。4、桌山由石灰岩构成,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故推断桌山地貌的形成首先经历了外力沉积作用;桌山海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