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熔化和凝固一、课前导学,感悟新知1.在常温下,钢铁、食盐是态,水、酒精、水银是态,氧气、水蒸气是态,,在温度时液体可以变为固体,例如,寒冬腊月河水结冰,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被称为;在温度时固体可以变为液体,例如,春暖花开冰雪融化,这个过程在物态变化中被称为。2.固体可以分为______和______两类,其中熔化时没有确定熔化温度的是______。3.晶体熔化时______热,凝固时______热,但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4.在海波、蜡、萘、冰、松香、铁、铜、沥青、食盐、玻璃等几种物质中,属于晶体的是。5.你能说说熔点与沸点有何不同?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熔化的是:()A、-40℃的水银变成0℃的水银B、冰变成水C、食盐放入水中化成盐水D、玻璃在高温状态下变成液态玻璃7.图1是物质熔化或凝固的图象,其中______是物质的熔化图象;______是物质的凝固图象。8.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______使窖内温度不会太低,莱不致冻坏;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这是因为雪在熔化时温度保持在0℃不变,但是要热。雪从空气中热,周围环境的温度,所以化雪时更冷。9.要使物体冷却,用质量相等的O℃的冰和O℃的水,冰的效果好些是因为()A.冰比水凉B.冰的温度比水低C.冰容易传热D.冰熔化成水需要吸热,可使物体的温度降低得更多些二、边学边练,巩固新知1.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中:(1)把装有海波的试管放人盛有水的烧杯中,其原因是______。(2)某同学将观察结果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此表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3)如图3所示,在方格纸上,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作出海波熔化过程的图象。2.通过书中的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得出晶体熔化的条件是______和______。3.图2是某种物质加热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回答问题:时间/min012345678温度/℃404245484848505254现象固态固态固态固液共存固液共存固液共存液态液态液态(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2)它的熔化过程用了______min。(3)用字母表示______段图象反映该物质是固态和液态共存,且温度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三、课后强化,拓展提高1.在通常情况下,物质处于哪种状态是由决定的,如固态氢的熔点是-259℃液态氧的凝固点是-218℃,那么在-258℃时,氢是态,氧是态。2.关于物质的熔化正确的说法是()A、物质在熔点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也不断升高B、物质在熔点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却不再升高C、晶体在熔点熔化需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再升高D、晶体在熔点熔化不需要再吸收热量,温度不再升高3.在标准状态下,海波的熔点是48℃,关于48℃的海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是固态B.一定是液态C.一定是固液混合态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4.夏天,用车子运送冰棍时总是把冰棍放在泡沫箱子里,而且还往往用棉被盖住箱子,这是因为()A、冰棍的冷气不容易放出来B、空气中的温度不容易传进去C、防止公路上的灰尘把冰棍弄脏D、空气中的热不容易传进去5、松香在熔化过程中会:()A、放热,温度不断降低B、吸热,温度不断升高C、吸热,温度不变D、放热,温度不变6、将0℃的冰投入0℃的水中,过了一段时间(周围空气是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冰的数量增多B、水的数量变多C、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7、水结成冰的条件是:()A、水和周围的温度都是0℃B、水和周围的温度都低于0℃C、水的温度是0℃,周围的温度低于0℃D、水的温度可以高于0℃,周围的温度必须不高于0℃8、美国有一家工厂要制造一种特殊用途的钢铝罐。即钢罐内表面要压接一层0.25毫米厚的铝片。焊接专家、锻压专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圣迪亚实验室的科学家解决了这一难题。他们先把薄薄的铝片装到钢罐内与内表面相贴,再往钢罐内灌满水,水中插入冷冻管,使水结冰,冷冻后铝膜就与钢罐接牢了。使铝膜与钢罐接牢的原因是()A、铝膜和钢罐之间的水把它们冻牢了B、水结冰时放热使它们焊牢了C、水结冰时膨胀产生的巨大压力使它们压牢了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9、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有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