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灵璧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试行)本课时学习目标或学习任务1.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两种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2.通过学习大牧场放牧业,学会分析农业区位因素,训练读图分析能力。3.掌握大牧场放牧业的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特点。4.了解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本课时重点难点或学习建议1.理解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两类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2.利用图表资料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能力。3.教学难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的比较。本课时教学方法的使用问题引导法、讨论法、归纳与比较、课后练习法教学过程学习要求或学法指导教师二次备课栏第一课时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两种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我们知道,在世界上有些地方,由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人们从事的农业地域类型不是种植业而是畜牧业,我们将认识两种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板书)一、大牧场放牧业师:从这一农业地域的名称来看,这是一种怎样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出示世界地形图和气候类型图)生:这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师:为什么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这些国家?生:因为这些国家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这些地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种植业的发展,只能用于放牧牲畜。师:上述国家在放牧牲畜的种类上有什么差别?生:在美国、阿根廷的大牧场上,牧牛占重要地位。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和南非的大牧场上,养羊占重要地位。安徽省灵璧中学集体备课课时教案(试行)师: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请同学们看案例4——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活动与探究用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牧场放牧业。活动与探究用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师:从纬度、地形条件分析潘帕斯草原具有怎样的气候特点?生:潘帕斯草原基本处于南纬30-40度之间,气候温和,地处安第斯山脉的东侧,降水适中,因而草类茂盛、草质优良。(补充一段潘帕斯草原作为南美粮仓的资料)师:从上面的资料,你发现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还有什么区位条件?生:1.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廉,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2.市场广阔。3.距海港近,交通便利。师:除此之外,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还有何优越的人文条件?生:1.交通的发展。2.海上冷冻船的发明。师:阿根廷人为了促进这里的牧业的发展,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生:1: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种植饲料。2:打机井以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所需用水,保证了草场的质量不退化。3:饲养良种牛、培育良种牛,加强对群病害的防治研究。师:大家总结得很全面!让我们来看看活动2:大牧场放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生讨论,填写下表)经营方式商品化、专业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特点集约农业、生产规模大商品化、专业化水平高经济效益高重视科技应用,如培育良种牛、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开辟水源、种植饲料、划区轮牧等师: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也有着大面积的草场,请看活动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师引导生讨论)(出示图片:内蒙古草场)略(生回答,师总结)我国内蒙古、新疆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质量好,如果能够加强科技应用,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完全可以采用大牧场放牧业本部分建议采取由学生自学——学生讨论——学生阐述——学生补充——教师总结——归纳出一个倾向性的意见的程序进行的生产模式。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大牧场放牧业,并以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为案例分析其区位条件。随着工业和城市的发展,在某些地区形成了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化、集约化的畜牧业地域类型——(板书)二、乳畜业师:说一说乳畜业的主要生产对象是什么?产品有哪些?生:生产对象主要是奶牛,产品主要有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