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教学目标】目标内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识记理解运用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责任制内阁的完善简述英国责任制内阁建立的基本史实,认识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其对其他国家政治制度的影响。知道英国内阁制和代议制的基本特点,探讨其在人类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论从史出问题探究概括阐释认识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的特点及影响,了解其进步性和局限性,学会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影响【教材结构及重点难点】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2.责任制内阁的完善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影响1.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2.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重点: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点及影响难点:代议制民主是间接民主【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通过设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要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组织和处理教材,既突出重点又兼顾一般,前后呼应,脉胳清楚;在教材的处理上,应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点拨思路,启导分析,给学生留下较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借以逐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习惯。【导入新课】从《大宪章》到《权利法案》,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那么英国的责任用心爱心专心内阁制是怎样形成的呢?代议制下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又是如何呢?英国的新制度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产生的?又是如何不断发展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的内容。由此导入新课。【讲述内容】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1.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英国内阁是由封建时代的枢密院外交委员会发展而来。封建时代亨利二世(1422--1461)时,御前会议人员过多,不能经常集会,于是就挑选自己的亲信组成了小型的枢密院。1660--1680年查理二世时,他感到原来枢密院人数太多,不便于保密和处理紧急事务,于是在枢密院中选择若干人成立了一个更小的机关,由于他们经常聚集在国王的寝宫中的内室开会,因而后人称这个机关为内阁(cabinet),但是这时的内阁只对国王负责。1688年光荣革命以后,随着王权的削弱,议会权力的增加,政党政治的开展,内阁便逐渐转向对议会负责。内阁制则17世纪英国革命的间接产物。国王召集咨询会议本是英国的传统,革命后内阁作为国王的私人会议的成份减少了,而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来遴选内阁成员也渐成惯例。内阁制度正式形成与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实际上首相沃波尔有关。18世纪早期乔治一世(1714-1727年在位)让内阁自行处理国事,沃波尔就成了实际上的首相,全面主持政府工作。随着议会在“光荣革命”中的胜利,辉格党和托利党变得比以前的地位更突出了(尤其是辉格党,它在英国长期当政)。两党轮流在选举中获胜;从而支配议会,指导政府。“两党制”也就成了英国政治生活中的惯例。此后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逐渐形成形成和发展。18世纪初期,辉格党在英国政坛日益占有优势,辉格党议员长期在议会下院占有多数,实际上掌握政权。辉格党领袖华尔波尔,实际上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一般认为,在他当政期间,英国的内阁制开始形成。2.责任制内阁的完善18世纪后期和19上半期,英国的责任制内阁进一步完善,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制度的最终形成。内阁的职权主要有:制定各部政策,草拟各种重要法案交议会讨论通过;领导和监督各行政部门执行法律;是行政工作的总指挥,行使国内最高管辖权;是行政和立法的联系者,内阁阁员在议会中要听取议员的意见、批评,要对所提法案进行解释、辩论并设法使法案通过。有权在"正常的物质生活"受到威协时宣布全国紧急状态等。按照英国惯例,英国内阁的组成,首先由国王任命下院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领袖担任首相用心爱心专心如果没有一个政党在选举后在下院中占半数以上的席位时,首相就由英王决定任命。当首相确定后就由首相选定国王员和内阁成员的名单呈请英王任命。议会是最高的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