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马鞍山市外国语学校七年级生物《种子的萌发》教案一、【教学设计思路】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本册书的教学难点和重点之一,学生对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缺乏感性认识,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主动的探究学习。具体设计思路如下:1、导入新课的设计:在新课伊始,教师引导学生审题指出本文的关键词(种子、萌发)进一步思考本文的学习目标是什么?(1、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2、种子萌发的自身条件3、种子萌发的过程)从而有效的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2、新课教学的设计: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的教学思想主要围绕以下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学习、课堂反思)展开,主要包括:明确学习目标→观看课件,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各抒己见→探究实验、推理比较→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在教学中,将生物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巧妙融合,推动探究实验的顺利开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巩固知识和布置作业的设计:本节课对知识的巩固提高,笔者,评价表的设计包括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多媒体课件的有效性等。在本节课的小结中,教师设计了“自我评价表”进行自我评价,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和强化。二、[教学理念];美国的罗杰斯认为,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fullyfunctioningperson)”,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要点是1)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学生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2)教师提供学习的资料3)学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4)教师创造促进学习的气氛或情境5)采用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以代替外来的评价。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通过种子萌发条件的实验,知道种子萌发的内在条件和外在条件。②、知道植物种子萌发的过程,并能指出种子结构与幼苗各结构的对应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实验现象,分析种子萌发的原因,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3、情感目标①、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②、通过了解种子的休眠特性、种子的寿命进行生物科学价值观的教育。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种子的萌发条件难点:种子萌发需要外界条件的原因,以及种子萌发时内部物质的转化。手段: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分析得出结论为主五、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1)预习本课内容2、教师准备:种子萌发的实验、多媒体教学课件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八、[教学设计模式]:模式:课前准备探究实验课后反思教师:课件、实验材料导入新课巡视指导启发引导小结评价学生:搜集资料自主活动探究实验推理比较自我反思九、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学习内容关键词:种子萌发【强调】:今天学习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过程。【展示】:课件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通过课题了解学习目标关键词:种子、萌发【自主学习】结合课件内容和生活经验思考种子萌发的条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提问】:种子萌发需要哪些条件?【引导】: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提问】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为什么作出这样的假设?【展示】:课件2: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巡视】:教师在各组之间巡视指导,与学生进行交流【分析】:四组实验装置的区别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分析】:分析对照组、实验组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有瓶子1和瓶子2,瓶子2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4,他们之间的变量分别是什么?【强调】:2号瓶子是用于作对比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交流】:种子萌发的条件【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解释】:提出假设的依据是什么?【了解】: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