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大业【课标要求】【学习目标】1、了解“一国两制”提出的过程和海峡两岸交流日益密切的史实;理解“一国两制”的含义;记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的时间。2、归纳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历史意义。3、分析香港、澳门顺利回归祖国的主要原因。【学习重点】“一国两制”的内涵及意义。【学习难点】为什么要实行“一国两制”。【课前预习】【学法指导】【预习自测】一、“一国两制”的构想1.提出者:。2.“一国两制”的含义:在的前提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大陆实行制度,台湾、、仍实行资本主义制度。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1.1997年7月1日,回归祖国,当选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2.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当选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3.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①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是邓小平“”构想的成功实践。②洗雪了民族耻辱,振奋了民族精神。③使港、澳历史进入“”、“港人治港”、“澳人治澳”、“”的新时代。④对早日解决问题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三、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往1.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2.大陆与台湾的多领域交流。【我的疑问】【课内探究】【学始于疑】1、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说香港、澳门的回归是中华民族百年历史的盛事?【质疑探究】探究问题一:讨论香港、澳门可以顺利回归的原因有哪些?问题探究二:祖国完成统一大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为促进统一大业的实现我们可以做什么?【当堂检测】1.邓小平指出,实现祖国统一应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当前,在这一方针指导下我国已成功解决了()A.台湾问题B.港澳问题C.贫困问题D.发展问题2.“一国两制”的构想不适用于()A.深圳B.香港C.台湾D.澳门3.下列关于“一国两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最早在澳门问题上得以实施B.是中国政府的一项基本国策C.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D.充分尊重了历史和现实问题【课后反思】【课后训练】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1、“小时侯,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1)诗中的“这头“指那一地区?诗中海峡的名称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地区“问题的认识?2.阅读右图回答问题:(1)该图的说明词是“回来吧,就缺你了!”这位母亲代表的是什么?(2)两位欢迎的小朋友代表什么?他俩回到“母亲”怀抱分别是在哪一年?